探索吧 > 汽车 > 苹果明年将发布汽车多少钱

苹果明年将发布汽车多少钱

导读苹果造车计划提前,“钢铁侠”马斯克猛爆料,库克被打脸!优质回答都是造车,马斯克用实力“打脸”库克。苹果造车计划提前,Apple Car即将发布早在“乐视时代”,国内外的科技...

今天探索吧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苹果明年将发布汽车,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苹果造车计划提前,“钢铁侠”马斯克猛爆料,库克被打脸!

苹果造车计划提前,“钢铁侠”马斯克猛爆料,库克被打脸!

优质回答都是造车,马斯克用实力“打脸”库克。

苹果造车计划提前,Apple Car即将发布

早在“乐视时代”,国内外的科技巨头,就涌入到了造车这个行列。如今,苹果也依托Apple Car,顺利进军。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推进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并计划在2024年投产。同时,苹果公司首款Apple Car将于明年9月发布,比其原先规划至少提前了两年时间。

另有媒体据报道称,多家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被纳入苹果首批供应链,其中包括和大、贸联 - KY、和勤、富田等几家大型企业。由于AppleCar 的备货需求,齿轮供应商和大工业、线束生产商贸联-KY等零部件企业已全面爆单。

参考当前iPhone的生产计划,目前还不清楚哪家公司将帮助组装苹果品牌的汽车,但知情人士预计,该公司将依赖制造合作伙伴来制造汽车。

这一点,与国内的汽车企业代工颇有些类似,比如蔚来的代工厂是江淮,小鹏汽车的代工厂为海马。

事实上,早在12月9日,苹果公司的自动驾驶就有消息在坊间流传。有消息称,台积电和苹果正在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并正在谈判供应链协议,以在两家公司之间供应汽车电子产品。

种种迹象表明,苹果造车,这一次是玩真的。

一波三折,苹果“造车梦”不止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苹果早在iPhone4诞生之前,就有过造车的想法,而那时的掌门人还是“乔教主”乔布斯。

不过由于产品战略上的倾向,最终苹果还是将重心放在了iPhone的研发上。

此前,有内部消息爆料,在iPhone系列手机大获全胜的时候,乔布斯还与时任大众集团CEO马丁·文德恩见了面,讨论一款名为“iCar”的产品。随后,也与汽车设计师布莱恩·汤普森进行了单独约谈。

换言之,如果乔布斯依然在世,那苹果的造车项目或早已开始。

2013年,苹果正式宣布进军汽车领域。2014年,代号为“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的苹果iCar“造车”项目被曝光,苹果表示希望打造一款完全颠覆汽车行业的全新车型。

2015年,苹果申请注册了三个与苹果汽车有关的网络域名: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

与此同时,苹果还从克莱斯勒、特斯拉、大众,通用以及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Tata Motors”等多家车企挖走了大量核心员工,最多时,苹果曾经有5000多名员工从事泰坦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挖墙脚”,甚至还直接导致了美国电动摩托初创企业“Mission Motors”的破产。

然而,对于何谓“颠覆行业的汽车”,苹果内部产生了意见分歧。2016年1月,整车制造的支持者、原泰坦计划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宣布从苹果离职,泰坦计划也因此搁置,此后还传出“泰坦计划”裁员的消息。

同年7月,退休4年的前苹果高管鲍勃·曼斯菲尔德重返公司,并接手泰坦计划。同时,苹果汽车底层技术的研发路线也被设计出来了,当时,鲍勃·曼斯菲尔德的路线图,还深受库克认可。

然而,虽然苹果造车计划已经敲定,但泰坦计划的推进,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外界想了解苹果造车的信息,也只能从官网的信息为数不多的信息着手。

与车企提供整车的界面不同的是,苹果公司发布更多的还是品牌在汽车领域的专利。

除了车载系统、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相关专利,还包括电动机、悬挂系统、灯光、车辆导航等方面。在这当中,我们最熟悉的便是苹果的CarPlay车载系统。

此次,“Apple Car”即将正式投产下线的消息,虽然实中带虚,但外界更宁愿相信这是一则“真新闻”。

“挖苦”库克,马斯克推特猛爆料

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魔幻。12月22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透露,“在Model 3项目最黑暗的日子里,我曾试图找到蒂姆·库克,讨论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们当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他拒绝参加会议。”

就目前来看,苹果公司发言人拒绝就马斯克的言论置评。不过,忽略了一家市值6000多亿美元的企业,着实有些“打脸”的味道。

2017年,特斯拉Model 3身处产能爬坡期,需要大量烧钱。据悉,马斯克当时曾对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员工表示,公司将面临长达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生产地狱”期。

此后,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为了解决生产瓶颈问题,他每天都睡在工厂中。直到2018年,特斯拉才从困境中走出。

如今,特斯拉也用自己的市值证明了自己。2017年以来,苹果和特斯拉的股票均迎来了大幅上涨,相比苹果,特斯拉的涨幅更大,达到了14倍,虽然体量不到苹果的三分之一。

随着苹果造车更多信息的放出,两者的市值也出现了细微的变化。本周,苹果股价攀升,而特斯拉的股价则出现下滑,原因不难理解,外界认为苹果造车,会与特斯拉展开正面竞争。

事实上,马斯克不喜欢苹果,这从来不是秘密。在早前的采访中,马斯克不但不喜欢别人把自己和乔布斯相提并论,更反感媒体给他冠上“乔布斯接班人”的称谓。

时间回到2015年,马斯克曾经对媒体公开嘲讽说,“苹果只能招我们不要的人,我们把苹果戏称为’特斯拉坟墓’(Tesla Graveyard)。”

尽管表面上对苹果各种公开贬低,但对于马斯克而言,特斯拉在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并非传统车企巨头,而是消费电子行业的苹果。

随着苹果造车计划的进一步曝光,特斯拉与苹果的“冲突”必然再次加大。

写在后面的话

昨天的我,你爱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在造车这条道路上,苹果最终还是“活成了”特斯拉。当然,造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PPT文案”,更多的还需技术与设计上的突破。未来苹果是否可以超越特斯拉,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苹果汽车将于明年9月发布,这会引发新兴潮流么?

优质回答昨日市场疯传一则消息称,苹果公司将在明年9月份推出汽车了,说得有鼻子有眼,再加上此前就有种种传言,苹果马上就要涉足到汽车领域了,由不得人不信。只是,要知道,曾经市场还建议苹果公司收购特斯拉从而一举杀入到新能源车市场,但苹果不为所动。最终成就了马斯克,特斯拉在今年风生水起,尤其是在中国超级工厂的产能释放,让特斯拉迎来了一个崭新时代,股价和市值不断攀升,马斯克的身价甚至都已经超过了“股神”巴菲特。当然,苹果公司是想自己玩,自己研发,自己发展。

1。苹果汽车真的要来了吗?

不愿意收购特斯拉,是因为苹果公司看不准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特斯拉的成功,是不是苹果已经为之心动了?进而真的“有胆量”加速杀入汽车市场了?按照库克的营销策略和对创新的与生俱来的不“搭接”,会这么快就做出这么大的手笔吗?难免令人生疑。

消息的来源据悉是从供应链厂商那里传出来的。据说,有不愿透露身份的供应链厂商高管透露,传言已久的苹果电动汽车将提前至少两年发布,该车有望于2021年第三季度发布。从供应链得来的消息,总是给人一种貌似真实的信息。毕竟此前苹果公司的iPhone系列的变化基本都是从供应链率先“吹风”出来的。只是对于汽车这个大物件来说,真的那么容易吗?真的供应链的消息就准确吗?

更主要的是,这个消息是从中国台湾厂商那里传出来的。若是制造晶圆,制造半导体产品,包括移动终端产品来说,他们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是为苹果汽车来做代工,似乎还缺乏一定的底蕴。而消息的来源,恰恰是因为有台湾的供应链厂商表示,最早将于明年二季度开始为苹果汽车(Apple Car)的生产做准备,并透露苹果一直都在美国加州对数十辆原型车进行秘密的道路测试。

如果真的已经开始道路测试, 那么苹果公司确实准备已经比较充分了,只是在这么大的举动前,为何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露出来?市场其实一直预测苹果公司会进入到新能源车市场,毕竟这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将是全新的领域,传统的汽车工业在面对新能源车时,很难革掉自己的命。因此需要借助外来的力量,特斯拉就是其一。如今,真的苹果会成为另一个支点吗?

2.Apple Car的布局由来已久了

此前有许多消息人士表示,苹果计划在2023至2025年之间发布Apple Car,甚至郭明錤也曾这样说过。不过如今的消息可是提前了两年,汽车不是手机,两年的时间也不是简单就可以跨越的,除非苹果真的已经准备好了。近日,市场还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与汽车配件电子供应商进行“初步”谈判,这表明该公司的汽车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

当然,关于苹果汽车的消息也有很多版本,一种说法是苹果将自主造车,类似特斯拉那样;另一种说法是,苹果仅发布自动驾驶系统。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苹果将在2021年对外公布该项目,但是不会在明年正式发布车辆。至于最终什么时候有量产的汽车产品,我们可以看看法拉第FF,就知道其中的不易。

有意思的是,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也曾发布报告,推测今年苹果将在汽车研发上投入近190亿美元,而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支出为 800 亿 -1000 亿美元,如果苹果公司真投入这么多的话,那么对于汽车领域的决心还是不小的。有说法是,大量资金涌入汽车研发表明,苹果有可能颠覆汽车市场。不过,我们看看特斯拉的发展轨迹,也能揣测出,在汽车领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发生改变的。特斯拉如今非常火爆,也难言说颠覆了整个汽车产业链。

白话EV丨苹果汽车明年就来?别尽信!别猜测!别怀疑!

优质回答开门见山,关于苹果造车,笔者有以下三点判断可与各位分享、探讨:

不可尽信iCar明年9月能顺利发布

不用费心猜测iCar的神秘面容

不必怀疑iCar的智能化实力

云里雾里的苹果造车项目Titan,终于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媒体同行那里“拨云见日”了。

12月21日中国台湾地区核心财经媒体《經濟日報》发布新闻,称苹果将在2021年9月发布Apple Car——这比行业的普遍预测要提前了两三年。

证据确凿否?

别尽信 明年能见

在众友媒情绪高涨地跟进这一爆炸性新闻后,《白话EV》将苹果汽车明年发布的“证据”进行了严密梳理,高度浓缩成了以下三点:

第一,从制动器(和大)到充电器(贸联-KY),从电机(富田)到继电器(和勤),特斯拉在台湾地区的主要供应商均已被苹果公司通知:赶紧扩产,明年开干!

第二,苹果御用合作商富士康在今年早些时候有所“异动”,其母公司鸿海精密联手裕隆,冷不丁的放出狠话,说要用5-7年时间里拿下电动车市场10%的市场份额。

第三,奉行“标准品策略”是苹果亘古不变的作风,这一点在iPhone 11不推5G机型,生扛到今年iPhone 12才实现5G的实例面前显得毋庸置疑;但在汽车新四化一浪比一浪高的当下,自动驾驶技术加身的数字网联化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标准品”级商品,而非噱头,所以苹果突然着急起来,听着就真真儿的!

但是,并不可尽信iCar明年9月能顺利发布!理由也有三:

第一,实车验证时间过于紧迫。

暂且相信这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高层”所言属实,并且相信清一色的“特斯拉系”供应商凭借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有能力在极短时间内扩产开干,为苹果匹配相应的技术与产能,但造车终究要秉持实车出来必须先做可靠性验证的“行规”。

赵本山所言极是:“走两步儿,没病走两步儿!”而苹果汽车要走的可绝对不止“两步儿”,而是百万公里级的严格验证,不到1年的时间显然不太够用。

第二,产能之谜待解。

造车不比产手机,大工厂该建还是要建的——图里的是库比蒂诺苹果公司总部附近的一个“绝密地点”,其实就是Titan的研发中心。在那儿研发没问题,但这种建筑物里绝对没法儿批量造车。

虽然“千人团队稳定多年”“业界精英挖角荟萃”“自动驾驶专利不断”,这些都能作为Titan项目有条不紊进行的实锤证据,但即便是马斯克也要为Model 3“产能地狱”焦急地睡车间地板监工,催着“帐篷”工厂赶紧建起来,倒真是没见库克对造车业务的产能有何动作。

当然,您要说苹果最擅长保密工作,掩人耳目地把一座拔地而起的汽车工厂变透明,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三,造车经验不足,极有可能跳票。

造车新势力跳票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连续跳票直到“跳消失”,什么游侠、FF、博郡之类,例子实在多到懒得一一列举。它们或许是死在钱眼儿里,但苹果不缺钱;不仅不缺钱,更不缺人才和技术实力,但经验终归还是缺乏的。

说白了,您可以信iCar明年9月发布,但2022年批量交付这道门槛儿,特斯拉、蔚来们当年有多难迈过去,相信苹果汽车也并不比前辈们轻松多少。

别猜测 车长啥样

即便是手机这种“功能强悍>外观设计”的电子产品,果粉也往往会在秋季发布会后纷纷吐槽,什么刘海屏、强迫症之类的,可见“颜值即正义”的理念在各种产品上同等适用。

于是,自2014年苹果爆出Titan造车计划后,各种iCar假想图层出不穷……

当然,对于苹果这样一个“视保密如生命”的公司而言,上面这些“网图”实在是毫无意义——你永远不要怀疑那些擅长颠覆行业的头部公司,他们的脑洞绝对比网友要刁钻深邃!

最经典的案例,当属特斯拉Cybertruck。

在2019年11月22日之前,基于马斯克对特斯拉皮卡设计的“夸张”描述,网络上流传了不少“夸张”的Cybertruck臆想图。

然而,在2019年11月22日见证了Cybertruck实车之后,网友只能惊呼“我们还是太年轻了”。

所以,千万不要费尽心思去想象iCar的面容,满怀期待即可。

别怀疑 硬核实力

长啥样儿倒还真是其次,毕竟雇来一两位NB设计师就能搞定,真正值得期待的,是iCar硬核的内在数字化实力。

虽然笔者对iCar的认知程度和各位看官保持完全一致(就是啥也不知道),但从以下五个角度去分析预测,咱真的是一点儿不必怀疑iCar的智能化水准。

第一,梳理时间。

当大家都以为苹果造车计划的初始面貌是2014年启动的Titan之时,不得不补充一句,早在2007年,乔布斯就将公司名称Apple Computer更名为Apple,这是苹果公司业务范围拓展野心的起点,而乔布斯生前对汽车业务表现出的强烈兴趣,也是苹果汽车业务的重要铺垫。

2014年的苹果官方发言人对Titan项目的获批慷慨激昂,简单粗暴地来了一句“给特斯拉迎头一击”,但这句豪言壮语也是6年以来的唯一一句“官方发声”。苹果对造车业务谨慎且持续的缄默,与一众造车新势力的高调形成鲜明反差,这也无数次令外界生疑:苹果汽车是不是“黄了”?但你细品,早些年就有1万亿美金的市值,2500亿美金的现金储备——跟造车新势力的“嗷嗷待哺”完全不同,人家苹果“不差钱”,不需要用PPT吸引投资人,所以“闷头造车不言语”一点儿不稀奇。

深谙新车研发周期的人有个共识,用48-60个月研发一款新车,是合理的周期。对于苹果这种“新造车”+“技术控”+“颠覆派”的厂商来说,再多加几年周期也是完全合理的——如此计算,选择2021年发布iCar,绝对是符合苹果首款车型研发周期的。

第二,人才深度。

雄厚的资金储备最容易换来的就是人才矩阵。所以6年以来,关于苹果造车人才的新闻不曾中断。

在高层端,特斯拉是苹果最重要的“挖角”对象。

2018年,道格·菲尔德在负责特斯拉Model 3开发工作5年后,重返苹果,加入Titan团队,并主持工作。他同时兼具电动平衡车(Segway)、智能硬件(苹果Mac硬件工程)、传统汽车研发(福特汽车)、智能机器人(DEKA)、新能源电动汽车(特斯拉)等领域丰富而珍贵的从业经验。前阵子已在苹果公司光荣退休,iCar则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后的作品。

前特斯拉汽车工程前副总裁克里斯波利特加盟苹果,他曾是阿斯顿马丁的首席工程师,暗示苹果的计划可能是推出高端汽车。

前特斯拉机械工程经理大卫尼尔森,前高级动力总成测试工程师约翰·爱尔兰,前特斯拉招聘人员劳伦·奇米尼拉,也相继加入苹果公司。

但绝不仅仅是特斯拉被挖。电池公司A123,英伟达,MissionMotors,Here地图,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及众多主机厂,都是苹果挖人的对象。

在规模端,屈指可数的三条新闻就已证明Titan团队超乎外界想象的极速扩张。

2014年,“目前已组成数百人的研究团队”。

2016年,库克“叫停”造车项目的烟雾弹时,“千人团队将转向专攻自动驾驶技术”。

2018年7月7 日,跳槽小鹏汽车的苹果前员工张晓浪因涉嫌窃密,被FBI逮捕。而在随后的司法程序中,苹果被迫提供了相关部门的员工数量,“整体员工13.5万人,专攻汽车相关业务的研发人员5000人”。

数百、千人、5000人,几何倍增长的团队规模,再次印证着苹果对造车业务的认真。

第三,专利积累。

即便再怎么藏着掖着,iCar的秘密也会被必须公开的专利申请信息泄露出去。

仅仅2020年一年,苹果便已申请成功近百项汽车相关专利。多了不列,就简单拿出来三个例子:

1、“乘员安全系统”:在车辆碰撞时,避免车内面对面乘坐的两名乘客相撞的系统。

2、“车窗调节系统”:乘员可调节车窗的颜色、反射率,亦可调整其进入“雾面”模式。

3、“自动对准充电设备”:车辆可自行靠近充电桩,桩车进入对接状态完全智能自动化。

惊艳度极高的专利多如牛毛,这也让iCar的值得期待指数高高在上。只期待众多已经申报专利成功的黑科技能实装率高一点,再高一点!

第四,路测数据。

只要想实现自动驾驶,路测数据的原始积累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

苹果虽然没有实车,却早已将自动驾驶车辆驶上道路。

根据2017年苹果获得美国路测自动驾驶牌照后当地媒体曝光的照片来看,代替苹果上路的是雷克萨斯RX450h,其车队规模时有扩张。在近期的报道中,苹果路测车队中已有70辆车。

根据去年曝光的数据来看,苹果的成绩是路测总里程达到7544英里(约合1.2万公里),70辆路测车辆的MPD(Miles Per Disengagement,衡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驾驶水平”最直观的指标)为117.88英里(约合189.7公里)。

当然,受制于尚未批量交付商品实车用于积累路测数据,苹果或许与头部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路测长度勉强持平,但MPD水准远远落后于Waymo等技术大牛,路测长度也只有特斯拉百万分之一。

第五,进化能力。

数据积累落后,但苹果毕竟是软件迭代和系统生态的始祖,OTA概念不也是汽车圈集体从手机界“偷师”来的神技吗?

所以,iCar的数字化功能中,最值得期待的当属其进化能力。

或许,在iCar发布后,此前更偏向于系统和生态更迭的春季发布会和WWDC将会拥有更高关注度(某种意义上系统迭代相当于汽车的年型款更新);而苹果公司最看重的第一季度财报也将不再重度依赖于新款iPhone产品的市场表现;另外,iCar版块的加入,也必将让每年苹果秋季发布会的时长加倍,且重头戏发生偏移。

不可否认,业界对苹果产品迭代进化实力出众的认知是一致的,而此等优势从电子产品无缝移植至汽车产品中已成定论,这也是苹果在推出第一款汽车产品时就直接拥有强悍品牌力的重要基石。

把戴森造车熬黄了,把贾跃亭熬成老赖了,把Titan项目总负责人都给熬退休了,苹果造车是有多能熬啊——当然,苹果造车有多能熬,就有多么值得期待!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尽快把iCar实车请到《白话EV》来做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苹果造车消息引爆产业链,磷酸铁锂电池即将强势爆发

优质回答苹果首款电动汽车Apple Car将于明年9月发布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引发蝴蝶效应,在资本市场产生一场规模不小的地震。

12月22日,苹果及其供应链股集体上涨。苹果一度上涨近5%,收盘报涨2.85%;半导体、芯片、光学元件供应商股价也集体上扬,其中Lumentum控股大涨9%,思佳讯、Cree、Qorvo、Jabil分别上涨约2%、2%、1.8%、1%。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下滑,特斯拉跌3.8%,理想、小鹏、蔚来分别下跌约6%、5%、4%。

一言蔽之,就是火了汽车供应链,挫了新能源车企。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更是深受影响。

尤其是Apple Car被曝出将可能搭载苹果自家研发的具有突破性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让磷酸铁锂在2020年第N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此前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特斯拉、大众、奔驰都转向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让磷酸铁锂热度数次飙升,电池装机量也大幅增加。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在动力电池中所占份额已达35%。

而苹果公司加入战局,把砝码压在磷酸铁锂上,无疑将给磷酸铁锂电池再添一把烈火。

汽车主机厂的集体“倒戈”

日前,据知情人士透露,久无消息的苹果造车项目目前主要把精力放在攻克自动驾驶系统和电池技术身上,其中,在电池方面,苹果正在研究“MONOCELL”电池设计,材料上考虑使用磷酸铁锂(LFP),以便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增加车辆行驶里程以及降低成本。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的这一抉择,无疑将给动力电池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让2018年、2019年被很狠冷落的磷酸铁锂电池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为什么说是“新的高光时刻”?

因为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多次迎来好消息:不仅作为国内第二大动力电池制造商的比亚迪发布了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能力的“刀片电池”(也被称为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不少车企也纷纷“倒戈”,重新逆转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特斯拉配备无钴磷酸铁锂(LFP)电池的Model 3车型(标准续航版)已于今年10月份开始交付。工信部8月份发布的第33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宏光MINI、宝骏E100、比亚迪唐、北汽EU5等车型都换装了磷酸铁锂版本。

另外,上汽集团推出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荣威Ei5,长城方面也推出了磷酸铁锂版的欧拉好猫车型。有消息称,小鹏、长安、江淮大众、东风风神等车企都在申报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乘用车。

而传统跨国车企也没放过磷酸铁锂。此前,大众中国以约52.4亿元的价格收购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30%的股份,就是看中了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技术。

另一方面,比亚迪也先后与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理想汽车、丰田汽车等达成协议,为这些主机厂的电动车供应“刀片电池”,就连梅赛德斯-奔驰也计划在中低续航版本车型上搭载“刀片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暴涨

众多主机厂的集体“倒戈”,让磷酸铁锂电池在2020年走上了逆转之路。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曾经的主流,直到2017年,磷酸铁锂电池仍然占据了动力电池装机量50%的份额(三元锂电池只占45%)。

但到了2018年、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到39%和32%,2020年一季度甚至只剩下23%。而三元锂电池装机量份额却在过去两年迅速增至58%和66%,今年一季度更是攀升至76%的峰值。

曾经的市场宠儿磷酸铁锂电池,逐渐被新能源乘用车所抛弃,只有在商用车和低速乘用车身上才能见到。这个变故,源于磷酸铁锂自身的短板——能量密度低,这导致车辆续航里程短,给车主带来极大的不便,故而被乘用车市场拒之门外。

然而,过去两年被捧上神坛的三元锂电池,不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安全稳定性差,成本高,寿命短,能量密度已快触及天花板,很难得到突破。尤其是安全性问题,成为三元锂电池的致命性缺陷,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不时被曝出充电时发生自燃自爆事故,在消费者中引发一定恐慌。

这种情况下,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能够得以提升的磷酸铁锂电池,获得重新审视。这也是众多主机厂“倒戈”三元锂电池、转而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关键因素。

在比亚迪“刀片电池”以及特斯拉等主机厂的共同影响下,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迅速飙升。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磷酸铁锂在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中的份额分别为29%和34%;1-11月的装机量占比达35%。

在国内主机厂中,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增长最多的是上汽通用五菱(主要搭载在宏光MINI EV身上),今年前9个月的装机量是去年全年的7倍多,比亚迪、长安汽车的需求量也大幅飙升。

未来需求量还将大幅增长

磷酸铁锂电池的大逆转,才刚刚开始。

首先,观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局,明年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转折点。

在中国市场,在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进入爆发期,中汽协预计今年销量为130万辆,明年有望增长30%至180万辆;在欧洲市场,政府采取“胡萝卜+大棒”的能源转型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在美国,注重环保、提倡发展清洁能源的拜登当选新一任总统,将加速美国汽车行业电动化。

换言之,在全球几大主要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迎来大幅提升,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将大大增长。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宠儿”的磷酸铁锂,迎来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再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现有的纯电动车型中,销量最高的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五菱宏光MINI EV、欧拉黑猫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这几款车分别作为高、中、低端电动车的代表,明年的销量大概率会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与此同时,长安、上汽、北汽、长城、奇瑞、大众、奔驰都将目光重新投向磷酸铁锂,未来将推出更多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全新车型。

而动力电池供应商也十分地识时务,开始调整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制造比例,尤其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在明显向磷酸铁锂倾斜。

坚持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比亚迪,不仅为旗下全系车型换上了“刀片电池”,“刀片电池”未来还将搭载在更多其他品牌的电动车身上。宁德时代也在调整生产线,为国产特斯拉Model 3供应需求不断增长的磷酸铁锂电池。

如今,即将到来的苹果汽车也选择磷酸铁锂路线,无疑将让磷酸铁锂电池的这把火烧得更旺,让更多汽车主机厂和动力电池供应商将视线转投到磷酸铁锂身上,预计磷酸铁锂电池未来需求量还将大幅增长,原材料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随着热度的不断提高,电池装机量的迅速攀升,磷酸铁锂重新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也绝非不可能。

综合各券商的分析,以下磷酸铁锂领域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正极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贝特瑞、湘潭电化;

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亿纬锂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地位不保?苹果汽车明年9月发布,果粉们准备好钱包了吗?

优质回答嘿Siri。

当你对iPhone或者iPad说出这句唤醒词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一天会对车说出这句话?

或许明年9月,这将成为现实。

最近国内外众多媒体都在报道苹果将要造车的消息,并称苹果计划在明年9月正式发布其首款电动汽车,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两年。

继iPhone、iPad这些设备之后,苹果终于要推出iCar了?

目前网络上最主流的消息是,苹果公司在与众多台湾供应商进行谈判,而他们明年9月发布汽车的消息,正是由供应商的高管透露的。

特斯拉是不是要慌了?

老马表示“曾经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马斯克在推特上发表消息,说自己在Model 3项目最黑暗的日子里联系过苹果的现任CEO库克,想讨论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但是遭到库克的拒绝。

真不知道库克看到现在市值6000亿美元的特斯拉,心里是什么感觉,送到嘴边的肥肉就这样放弃了。

要说特斯拉到底有没有必要慌,我觉得部分层面上没必要。苹果在自动驾驶这方面的真实数据采集和特斯拉相差太大,这就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但是论软硬件,特斯拉就得紧张起来了。11月份苹果发布了用于Mac电脑的M1芯片,它的晶体管封装量达到了160亿个,而特斯拉自研的HW3.0芯片,晶体管封装量是60亿个。粗暴点说,就是苹果M1芯片理论上的计算能力可以做的更好。

对于曾经的汽车来说,芯片是否强大并不重要。但是来到了电动化时代,芯片就变得非常重要。就像以前各家都在比发动机技术,未来大家竞争的就是芯片的算力。苹果的M1芯片和A14芯片,足够证明自己在核心硬件方面的水准。芯片的计算能力越强大,对于道路中复杂信息的处理就越快且越全面,自动驾驶的能力也就越强。

那么苹果和特斯拉有没有可能成为合作关系?

我的猜测是没有,两家企业都有自主开发核心芯片的能力,软件也都是自己做。就智能汽车最重要的这些点来看,两家企业各自都有极强的实力。再加上马斯克略带吐槽味道的推文,所以特斯拉和苹果合作的可能性不大。

苹果的竞争力

大众集团CEO迪斯表示,苹果进军汽车行业,所带来的挑战要大于丰田等传统车企。

和丰田章男怒怼电动汽车不同,迪斯对电动汽车是支持态度,并且大众集团目前也在努力推进自己的电动汽车。目前大众品牌的ID.3在欧洲市场表现出色,而在中国市场他们的ID.4也已经正式发布,在传统厂商中大众确实算是纯电动化态度比较激进的了。

和很多造车新势力相比,苹果在电子市场的成功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做一款智能汽车。从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架构到自动驾驶芯片,不管是核心算法还是芯片,苹果是有能力自己开发的。作为支持电动汽车的迪斯,对苹果造车持看好态度,也是考虑到了苹果在智能产品方面的研发能力,这恰好就是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自动驾驶将会成为苹果汽车最强大的竞争力。

不只是芯片,苹果在感应器上的能力也值得关注,iPhone 12 Pro就搭载了苹果开发的激光雷达。有媒体称,美国专利商标局近日正式授予苹果公司一项名为“3D物体探测”的专利,且这项发明涉及到车辆的自动驾驶。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近日发布了车规级的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自动驾驶就是感应器感应到道路状况之后传递给芯片进行计算,芯片做出判断后将指令传达给执行器。苹果在感应和计算这两部分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话,实现起来岂不是很轻松?至于执行器,花钱买买就好。

车辆智能操作也将会是苹果汽车的一大竞争力。

就像我们现在使用苹果的设备一样,只要注册一个Apple ID,你就可以登陆手机、平板、电脑这些设备。在有了苹果汽车之后,使用Apple ID登陆汽车也将成为可能。另外,苹果的操作系统向来也是他们的一大优势,不管是iOS、padOS还是macOS,实际使用当中的用户体验都不错。如果有了carOS,确实也值得期待。

面临的问题

汽车电动化催生了很多跨界造车企业,比如索尼就在前段时间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作品。而这类从电子产品跨界造车的企业,他们的最大优势是车辆的智能化。以现在最火的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为例,Model 3在每一次OTA更新之后都会带来一点不同的体验,这就是汽车智能化的一个体现。

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也很直接,造出来的到底是车还是电子设备?再加上电动汽车时有出现的失控、自燃这样的问题,使得国内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信任值相当低。所以不管是苹果还是索尼还是其他的电动汽车企业,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用户对于电动汽车的信任。

写在最后

智能化不只是汽车需要发展,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向智能化方向努力,智能电动汽车只不过是这当中的一个产物。和百年前就开始造车的企业相比,苹果最大的优势就在智能化,他们更容易比大众、丰田、通用这些企业造出来更有颠覆性的汽车。

但是在这些老牌汽车企业的多年经营下,人们对于汽车已经彻底形成了一种固有认知,你甚至可以听到很多人在说“没有发动机还叫车吗”。所以,不只是对于苹果,对于所有的电动汽车企业来说。在抛开政策引导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够吸引到用户,这算是一个最本质的问题。

至于华为,他们曾经表示,“华为不造车,华为将帮助汽车企业造好车”。

(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 /成子同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苹果明年将发布汽车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探索吧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c-b.com/qiche/76281.html

作者: 探索吧

探索吧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奇瑞艾瑞泽5质量靠谱吗。奇瑞艾瑞泽5自动挡落地多少钱
2014年ct200h油电混合缺点——雷克萨斯ct200h缺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