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吧 > 母婴 > 宝宝呕吐腹泻推拿

宝宝呕吐腹泻推拿

导读婴儿拉肚子推拿哪里 宝宝拉肚子怎么按摩优质回答1内伤饮食型拉肚子主要症状: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或奶瓣,不思...

今天探索吧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宝宝呕吐腹泻,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婴儿拉肚子推拿哪里 宝宝拉肚子怎么按摩

优质回答1

内伤饮食型拉肚子

主要症状: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或奶瓣,不思饮食或伴随呕吐,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推拿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清大肠,揉板门。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按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用掌或四指指端摩腹部100-200次。

揉天枢:用两拇指揉脐旁2寸的天枢穴50-100次。

运内八卦:用拇指按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3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揉板门:用拇指揉手掌大鱼际平面100-300次。

2

寒湿型拉肚子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或清水色绿,气味微腥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指纹淡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推拿方法: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揉外劳: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穴100-300次。

补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300次,从指尖推向虎口。

推上七节骨:用食指,中指从尾椎骨端向上直推至第4腰椎100-300次。

揉龟尾:用中指指端揉尾骨端100-300次。

3

湿热型拉肚子

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泻时暴注下迫,泻下黄水臭秽或见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尿黄而少,或伴身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推拿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龟尾。

推拿方法:

清脾胃:用拇指推拇指指面100-500次,从指根到指尖直推。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元100-300次,从虎口到指尖直推。

退六腑:用食指,中指推前臂尺侧100-300次,从肘直推向腕。

下推七节骨:用食指,中指自第4腰椎向下直推至尾椎骨端100-300次。

揉龟尾:用中指指端揉尾椎骨端100-300次。

4

脾虚型拉肚子

主要症状:久泻不愈,常反复发作,水谷不化,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或奶块,食后即泻,面黄肌瘦,神疲乏力,腹胀食少,舌质淡苔薄,脉沉缓。

治疗原则:益气健脾,和胃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揉脐, 揉龟尾,捏脊。

推拿方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补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元100-300次,从指尖直推至虎口。

摩腹:用掌或四指指端摩腹部100-200次。

揉脐:用食指,中指指端或掌根揉脐部100-300次。

揉龟尾:用中指指端揉尾椎骨端100-300次。

捏脊: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即便,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自尾椎骨端由下而上捏至大椎处,一般捏3-5遍,于第3,第5遍,每捏3下将脊背皮肤提一下。

小孩止呕吐推拿 少儿呕吐怎么推拿

优质回答1

小孩呕吐临床表现

1.寒吐:饮食稍多即吐,吐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食物,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2.热吐: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池,苔腻,脉滑实,指纹色紫。

3.伤食吐:不发热或仅微热,恶心,不思乳食,呕吐物酸臭,呕吐频作,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舌苔厚逆。

2

寒吐推拿

操作方法: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揉右端正,揉中脘。

补脾经:推拿者以右手食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拇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使其拇指微屈,以左手食指,中指二指夹持固定患儿腕部,用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子拇指尖向拇指根推200-300次。

2.横纹推向板门:推拿者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推100-300次。

3.揉外劳宫:一手持患儿手令手背向上,另一手中指指端揉外劳宫100-300次。

4.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用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并拢,用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阳池直推至曲池穴100-200次。

5.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天柱骨100-300次。

6.揉右端正:一手握持患儿手,另一手用拇指指腹揉右端正50次。

7.揉中脘: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揉中脘穴2-3分钟。

3

热吐推拿

操作方法: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顺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1.清脾经:以左手拇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拇指根向拇指尖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其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掌根向拇指根推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住患儿左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桡侧面,由虎口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4.退六腑:以右手持患儿的左手,以左手拇指自肘尖推至大横纹尺侧头的阴池100-150次。

5.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6.横纹推向板门:用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指根,推100-300次。

7.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天柱骨100-300。

8.推下七节骨:患儿仰卧,以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第2腰椎棘突向尾骨尖推100-200次。

4

伤食吐推拿

操作方法: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摩揉肚脐,分腹阴阳,揉足三里。

1.补脾经:以左手食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使其拇指微屈,以右手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自患儿拇指尖向拇指根部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右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绕侧面,自掌根推向患儿拇指根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住患儿右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指,中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绕侧面,由虎口直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4.揉板门:用一手拇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揉50-100次。

5.横纹推向板门: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向指根,推100-300次。

6.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7.揉中脘:患儿仰卧,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揉中脘2-3分钟。

8.摩揉肚脐: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摩肚脐3-5分钟,继以在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9.分腹阴阳:患儿仰卧,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剑突下沿肋弓 向两旁分推50-100次。

10.揉足三里: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按揉足三里2-3分钟。

小儿伤食呕吐怎么办

优质回答 揉板门

1、位置:

穴位于手掌大鱼际之高点。

2、手法:

用食指螺纹面揉。

3、时间:

10分钟。

4、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健脾止泻;和胃降逆。

运八卦

1、位置:

八卦穴位于手掌面,以手掌心为中点,以手掌心中点到掌指关节为半径,取2/3为半径画圆,即是八卦穴。

2、手法:

用大拇指螺纹面偏锋顺时针推。

3、时间:

10分钟。

4、功效:

宽胸利嗝,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清胃经

1、位置:

胃经位于大拇指挠侧,从大拇指到手腕纹呈一条直线。

2、手法:

用清法,从手腕纹推向大拇指根部。

3、时间:

5分钟。

4、功效:

和胃降逆,泻胃火。

清补脾经

1、位置:

脾经位于大拇指挠侧。

2、手法:

拇指尖到拇指根来回推,为清补脾。

3、时间:

10分钟。

4、功效:

消食积、降胃气上逆、止呕吐、调和五脏。

小儿伤食日常护理

1、起居:

孩子不宜晚睡,尽量在晚上十点前入睡,低龄孩子宜晚上九点前入睡。因为晚上9点到11点是人体三焦经当令时间,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9点-11点)睡觉,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2、饮食:

中医讲,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日常饮食给孩子提供温暖易消化的食物,且不要让孩子吃撑,孩子脾胃虚弱,吃多了就容易有食积、腹胀、腹泻等症状。生病期间,要忌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3、运动

孩子适合多在大自然中运动,接接地气,晒晒太阳,不宜经常大汗淋漓的运动。

4、情绪:

孩子就如春天一样,生机勃勃,不宜过度压抑,应让其情绪经常处于舒缓平和的状态。

相关文章:

[宝宝吃撑了怎么 *** 小儿推拿来帮忙!]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好处原来这么多]

[宝宝脾虚腹泻的推拿方法 脾虚腹泻小儿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有哪些?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怎么做?

优质回答小儿腹泻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病症,会对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那么小儿腹泻主要表现有哪些?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怎么做?小儿腹泻较为常见的病症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这些症状,以及用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具体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1、小儿腹泻主要表现

大多数患儿有受凉或者饮食不洁的病史,表现为腹泻、便溏,大便一日一次一生,可伴有腹痛。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精神疲软的症状。

2、小儿腹泻怎么推拿

第一步:推脾经300次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上。

操作:让患儿取坐位,用右手的拇指螺纹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在患儿拇指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用力要均匀,频率保存在每分钟200次左右。

第二步:补大肠300次

位置:大肠穴位于食指靠近拇指一侧的边缘,长度为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用右手的拇指边缘或者食指、中指两指指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做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的直线单方向推动,频率每分钟200次。

第三步:按揉肚脐和丹田各300次

位置:丹田位于肚脐下2.5寸,即肚脐与趾骨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让患儿仰卧在床上,操作者在患儿的右侧,用右手掌根对着依次对着肚脐、丹田进行按揉,频率每分钟200次。

第四步:按揉中脘300次

位置:中脘穴位于腹部肚脐以胸骨下凹陷处联线的中点。

操作:让患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大鱼际处在中脘穴上做按揉,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

第五步:摩腹5分钟

位置:腹即为整个腹部。

操作:患儿去仰卧位,用右手掌对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按摩,频率为每分钟120次。操作时需要在腹部放少血滑石粉或者爽身粉减少皮肤摩擦。

第六步:按揉龟尾300次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背部脊柱下端的尾部。

操作:患儿去俯卧位,用右手中指或者拇指蘸取介质葱姜后,在穴位处做按摩。频率为每分钟200次。

第七步:推上七节骨200次

位置:七节骨为线状穴位,在尾骶部,从第四腰椎起到尾骨处。

操作:患儿取俯卧位,用右手的拇指边缘蘸取葱姜水做介质,从下往上直推,频率为每分钟200次。

长期腹泻加捏脊5遍

如果小儿长期腹泻可在上述推拿手法的基础上加捏脊5遍。

位置:小儿整个脊柱骨。

操作:让患儿俯卧床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小儿脊柱骨上皮肤,做从尾骨处开始直到平肩处的两手交替翻动皮肤。要求中间不能滑脱,如滑脱则需重新开始。

3、宝宝腹泻吃什么好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

5、栗糊膳:用3—5个栗子,去壳捣烂,加水煮成糊状,加糖调味后食用,每天2—3次,有温中止泻作用。另外还有桔枣茶、胡萝卜汤等均有健脾止泻作用。

6、稀饭:当宝宝拉肚子时,多给宝宝喝稀饭,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在熬稀饭时要熬的烂一些比较好。

7、软面条:当宝宝拉肚子情况出现好转时,可以给宝宝煮些烂乎的面条,适当加一些青菜。这样能进一步给宝宝补充营养,宝宝吃了也比较好消化。

8、喝姜茶:当宝宝肚子受凉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熬制些姜茶,要把姜切成碎末,煮开水后放入姜末,然后放入少量的熟茶,每天给宝宝喝一些能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症状。

9、山楂麦芽水:当宝宝因消化不良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煮些山楂麦芽水喝,效果不错,麦芽要选用炒熟的,山楂3—5个就可以了。再加上些红糖比较好。

【小儿背部推拿作用】 *** 宝宝背部有什么好处

优质回答 捏脊

穴位位置: 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推拿作用: 多用于治疗小儿积食、呕吐便秘、腹泻(泄泻)等疾病,又称“捏积”;除了治疗疾病还有效提高免疫力。

推七节骨

穴位位置: 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处。

推拿作用: 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按揉龟尾

穴位位置: 龟尾位于骶骨、尾骨交接隆突处下端。

推拿作用: 龟尾穴能止泻、通便。多与揉脐、摩腹、推七节骨合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拿肩井

穴位位置: 井位于大椎与肩峯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

推拿作用: 主治感冒、惊厥。拿按肩井可以发汗解表、宣通气血。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拿、掐、捏、捣”等强 *** 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2、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牀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3、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20--3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4、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做保健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 *** 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5、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相关文章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调理肠胃推拿 *** 手法]

[小儿日常健脾胃四大推拿手法]

小儿呕吐中医推拿疗法

优质回答呕吐是由于胃气上逆而引起的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常见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中。由于小儿胃脏娇嫩,贲门松弛,如果喂养不当,可出现少量乳汁溢出,此称溢乳,不属于病态。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1. 寒吐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迟,指纹色红。

2. 热吐

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粘滞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3. 伤食吐

呕吐酸溲频繁,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实,指纹色紫而滞。

中医推拿治疗

1. 治疗原则:祛邪和胃,降逆止呕。

2. 手法处方:调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突,推天柱骨。

3. 方义:调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健脾和胃,消食助运。揉中脘,摩腹——行气调中,消食导滞。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揉天突——降逆止呕。

4. 加减治疗

1寒吐: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摩百会,以温阳散寒。

2热吐:加清天河水,清大肠,退六腑,以清热泻火。

3伤食吐:加揉四横纹,分腹阴阳以消食化积,和中助运。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宝宝呕吐腹泻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探索吧的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c-b.com/muying/91404.html

作者: 探索吧

探索吧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安慰奶嘴—安慰奶嘴用到几岁合适
金领冠奶粉——揭秘金领冠清真奶粉:伊利奶粉系列中的独特标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