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罪犯罪中止的时空范围是什么 (一)

强奸罪犯罪中止的时空范围是什么

关于强奸犯罪中止时空范围的认定标准是可以发生在犯罪嫌疑人准备强奸的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着手实施强奸的过程当中,但在没有和受害者发生性关系之前,犯罪嫌疑人主动放弃了强奸的这种行为。如果没有给受害者造成任何影响的话,是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一、强奸罪犯罪中止的时空范围是什么

1、强奸罪犯罪中止的时空范围是可以发生在准备实施强奸的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着手实施实施强奸的过程中;我国刑法对中止犯采取必减免主义。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实际造成损害结果,则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当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对犯罪中止行为的肯定和鼓励。

2、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二、强奸罪如何定罪量刑

1、犯本罪的,处3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具有下列情形的,处10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2)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4)二人轮奸的;

(5)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关于强奸的犯罪中止,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到的就是强奸犯没有得惩的目的不能是因为受害者的拼命反抗或者他人的介入。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属于犯罪中止了,不过,中止了强奸的这种行为,但已经给受害者精神或身体上造成损坏的话,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刑法第24条是什么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是【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国家的名义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适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其也叫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单行刑法是专门规定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但不全面系统。附属刑法是规定于其他法律中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条款,因其内容是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的,但附属(规定)于其他法律里,因而是附属刑法。其既不专门,也不系统,更不全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犯罪中止构成要件 (三)

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了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者自行放弃犯罪或成功阻止犯罪结果发生,被视为犯罪中止。”在实践中,理解这一条款时可能会遇到复杂问题,因为犯罪中止与既遂、未遂等其他停止状态存在交叉,仅依据法条难以准确界定。明确犯罪中止的构成要素对于司法实践和检察官的指控至关重要。 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因素日益受到重视,犯罪中止作为一项普遍的法律制度在刑事立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刑法将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分为犯罪既遂、未遂、预备和中止四种,区分明确。在大陆法系国家,犯罪中止通常被视为未遂的一种特殊情况,如德国刑法典区分了未遂和中止。我国刑法将犯罪中止视为与障碍未遂不同的独立形态,考虑到了中止在构成要件和处罚上的独特性。

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所涵盖的犯罪中止情况分为两种:一是预备阶段或实行行为未完成时的中止,即普通犯罪中止;二是实行行为结束但犯罪结果未发生时的中止,即特殊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具体构成要素曾有多种理论,如三特征说(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和四特征说(三特征加上客观性)。尽管四特征说增加了客观性要件,但笔者认为这在自动性要件中已有体现。我国刑法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内心的主动停止和行为的客观表现。因此,分析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时,我们通常采用三特征说进行探讨。 扩展资料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犯罪中止怎么处罚 (四)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犯罪中止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

(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没有造成损害或是造成了损害。

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

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

二、犯罪中止处罚原则是怎样的

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各国有无罪说、不罚说和折中说之分,目前各国立法多采取对中止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做法。

我国刑法对中止犯采取必减免主义。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实际造成损害结果,则定其罪而免其刑。

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当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对犯罪中止行为的肯定和鼓励。

犯罪中止处罚原则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彻底中止犯罪的意图,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

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

再次,中止犯罪的意图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是作为的方式,也可以不作为的方式。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防止既遂的犯罪结果发生的积极措施,但实际上未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或者该犯罪结果未发生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至,则不能认定作为人是犯罪中止,而应认定为犯罪既遂或犯罪未遂。

刑法236条第一款和刑法24条法院会怎么判 (五)

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从你的问题中有刑法24条犯罪过程中,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说明强奸罪没有达到既遂状态(即对成年妇女来说没有插入,对未成年人来说犯罪人生殖器未接触对方生殖器)。24条也说,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如果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造成被害人伤害的按故意伤害罪定罪且应当减轻处罚。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刑法249条的犯罪构成的信息,欢迎点击天枢律网 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