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冒名顶替罪怎么判刑? (一)

高考冒名顶替罪怎么判刑?

贡献者回答高考冒名顶替罪,刑事入刑判刑。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形来判定。众所周知莘莘学子都是需要通过参加高考才能进入大学,高考对每个考生都是公平、公正的,考得高分的就能进入好的大学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人身。如果因此被顶替了,一生的命运也就不同了。 一、高考冒名顶替罪怎么判刑

高考冒名顶替罪,可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高考考试的时候冒名无替考的,是属于犯罪的行为,会构成代替考试罪,则就构成了犯罪,那么,此时冒名顶替罪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形来判断,在立法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披露出的顶替案,绝大多数给予了处理,但由于没有专门的罪名、法条和司法解释,处理的思路和结果五花八门,赔偿和解了事;有的案件在赔偿的同时对责任人给予了撤职、降级、记过、提前退休或降低退休待遇等行政处分和党内处分;总体看,顶替案处理之公平性、效率和震慑力还有待提高,多数案件的处理很难说做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行政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冒名顶替罪触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

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冒名顶替经常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迹、隐匿、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三、冒名顶替罪与伪证罪的界限

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本罪为一般主体;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与翻译人。

(2)本罪发生的时间没有限制;而伪证罪必须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3)本罪是通过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护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伪证罪掩盖的是和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

(4)窝藏、包庇的对象既可以是未决犯,也可以是已决犯;而伪证罪所包庇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获高分或被替,在现实生活也是真实存在,原本大好的前途瞬间被不知不觉地推进命运的阴影里,因此,大家都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理想大学,而不是通过不法途径改变自己的学业之路,不仅是伤害了自己更是伤害了别人美好的人生。

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入刑,怎么看待冒名顶替的行为? (二)

贡献者回答我觉得这种行为是偷窃别人的人生,别人十年寒窗苦读,将要开启不同的人生,可是他努力的结果最后被别人给窃取了。我觉得对于这种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要严处,只是冒名顶替者要进行严处,其他帮凶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看到这样的消息,这是拍手叫好,点个赞。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上大学只是增加自己的学历,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改变自己命运。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在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决定你是否能光宗耀祖或者遗憾。很多经历过大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即使上大学之后,路面还是会梦到进入考场的情景,或者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告诉我们难以忘怀的一次经验,也是我们一次美好的回忆。

我们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去学习?想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上了大学不一定能够赚大钱,但是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可以增加我们的眼界,我们在社会上更容易立足。

辛辛苦苦的努力,就这样被别人给冒名顶替上大学了。他的人生就这样被改变了,失去了选择的机会。这两年来茂名电器的事件在网络上有好几个,之前有一个叫王力的,就是被报名顶替报名顶替者还混成了领导,有一个好的工作还是被顶替者呢,一直以为自己没有考上大学,非常的遗憾。所以一定要对冒名顶替者进行严处,在学校新生入学时也要进行核实,看是否新增的信息是否正确,再进行入档案。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人会被判刑吗?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冒名顶替这一行为要判处多少年,知识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一环节中违反了法律规定,比如犯了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高考已经是一个几乎完全公开透明,想冒名顶替绝非易事,需要许多人员的配合,改户籍资料,编造借口,物色人选,以及收买相关人员,在他们看来是自己得了好处,改改资料,但他们改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两个人甚至是两个家庭的前途,所以说冒名顶替几乎是一道“黑色产业链”,有需求有买卖。

现在随着很多起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曝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些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一直到国家,1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对此作出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冒名顶替有望被写入刑法之中,我国法律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更有保障。

现在还存在顶替上大学的吗 (四)

贡献者回答现在信息都联网了,应该不会再有冒名顶替的事情发生。

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它侵犯了被顶替者的姓名权、受教育权、身份权等,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顶替者可以要求恢复正真身份,赔偿损失等。

高考就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一个人努力奋斗几十年的结果,是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转折点。而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踩着别人十几年的艰辛历程,抢夺了别人怀揣几十年实现理想的机会,来给自己的幸福生活做铺垫。

那些从小生活在黄金屋里的人仗着钱势剥夺穷人家孩子的受教育权、姓名权甚至未来,不经过努力轻而易举获得成功人生。

而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可能是他们唯一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却被有钱有势之人抢占,那他们的未来谁来负责?难道他们活该一出生就压在别人脚下吗?那这与封建的阶级社会有什么不同。

现今冒名顶替上大学已经入刑,具有极大的震慑力,不仅是国家重视人才和教育的体现,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更是还社会一份公平,给孩子留下一份机会的重要举措。

冒名顶替入学上岗正式入刑,这代表了什么? (五)

贡献者回答这代表着公平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公平再也不只是出现在口中的呐喊,公平真真切切地可以出现在每个人的身旁。

高考高考被视为改变命运最公平的考试,因为高考严格,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只要寒窗苦读,好好学习,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后也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尤其是那些从小家境不好的学子,这几乎就是唯一一条不用人脉,不用金钱,不用排队,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人生保障,甚至有可能因为考上了大学,找到一份精英的工作,整个家族都能摆脱贫困的命运。因此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也是学子们眼中的罗马大道。

被截留的罗马跑道虽然高考是公平的,可高考完之后的成绩,却被人盗走了,甚至连考生自己都不知道。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真实发生,前几年一直有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原本也是不信的,毕竟大家都经历过高考,知道高考有多么严格,根本没有作弊的可能,所以高考成绩是真实的。但没有想到有人却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手脚,冒名顶替考生的成绩,截取考生成绩单,最后成功盗取考生的成绩与姓名,让别人的光明前途成了自己的。

这就好比,好不容易在千军万马的高考中,踏上了罗马大道,但还没一脚落实地面,就被人无情地推下了罗马大道,并且还光明正大地代替了自己走在罗马大道上,这就是被截留的罗马大道。曾经那些被冒名顶替入学的学子,一生都不会再有机会考入大学,不管考几次,都不会成功入学,因为名字已经是他人的,不可能一个人出现在两所大学同时上学。那些学子只能外出打工,在别人顶替自己上学的时候,干着最苦的活,他们的人生被毁了,至少当时是。

公平似乎对被顶替的学子来说,非常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希望。而如今冒名顶替入学上岗正式入刑,那么就是说那些截留他人罗马大道的人,不能心安理得地窃取别人的前途,更加不能通过要求别人原谅自己,就让错误变得风轻云淡,以及淡忘曾经他们给被挤下罗马大道学子的伤害。而这一切都会改变,任何人不能钻空子,把不公平对待别人,以后也就不会再出现这种冒名顶替入学与上岗之事。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顶替上大学拟入刑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天枢律网 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