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一)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最佳答案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并调整在软件开发、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了本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条例着重定义了软件、软件开发者、软件著作权人等相关术语,并规定了软件的保护范围和条件。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文档,包括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以及用于描述程序内容的文档。软件开发者负责软件的开发并承担相应责任,软件著作权人则是享有软件相关权利的单位和个人。软件必须由开发者独立开发并固定在有形载体上,无论是中国公民、单位还是外国人的软件,在中国境内的发表权和著作权均适用本条例。

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包括发表权、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许可权和报酬权,以及转让权。合作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归属根据协议决定;受委托开发的软件,著作权归属由委托协议或默认归受委托者;由政府或单位下达任务开发的软件,著作权归属由任务书或合同指定,若无明确规定,则归接受任务的单位。在单位任职期间开发的软件,如果与工作相关,则属于单位,否则归开发者所有。

软件著作权期限有多久? (二)

最佳答案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十四条,自然人原创软件的著作权,保护时限自作者离世后延续50年,直至第50年的12月31日结束。

若软件系团队协作成果,则以最晚离世者的时间为准。

对于法人或机构的软件著作权而言,保护期限为50年,自软件首次发布后第50年的12月31日终止。

然而,若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公开发布,将不受该条例保护。

此外,《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五条第一款和第二款明确指出,无论软件是否已公开发表,我国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均依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在我国境内首发的软件也同样受此条例保护。

法律依据: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第二款

我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软件首先在我国境内发行的,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法律依据: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第二款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软件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年限是多久 (三)

最佳答案1、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

一、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年限是多久

50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9号)《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如下:

第十四条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

第十五条软件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软件著作权的继承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权利。

二、软件著作权是不是必须登记

软件著作权即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就自动产生,登记并不是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是指著作权人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申请,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并发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我们查询相关的法规,对照新旧法规,可以看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

1、登记是软件著作权获得行政和法律保护的前提

根据1991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的登记,是根据本条例提出软件权利纠纷行政处理或者诉讼的前提。”该规定很没有道理,没有登记的软件就不受行政保护,甚至被侵权了,向法院提起诉讼都不可以。虽然不明说软件一定要登记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实际上就将没有登记的软件置之法律保护之外,可以认为软件著作权登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这个条例在199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几个问题的通知》否定了一半。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凡当事人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提起诉讼的,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无论其软件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登记,人民法院均应予以受理。”如果软件被侵权了,即使没有登记,我们还是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的。

2、软件著作权是否登记完全取决于自愿

根据2002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软件登记机构办理登记。软件登记机构发放的登记证明文件是登记事项的初步证明。”该条规定的是“可以”,可见软件著作权登记不是强制的。是否登记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不管是归自然人所有还是归法人所有,保护期限都是50年,但是保护期的起算时间点与截止保护的时间点都是不一样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属于特殊的著作权,按照有关规定,需要申请著作权登记,这样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软件著作权的有效期 (四)

最佳答案软件著作权有效期长达五十年,其中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由作者终身和死后五十年负责维护权益。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无论软件是否公开发表,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将依法拥有相应的著作权。

同时,第十四条规定,软件的著作权从开发完成之日开始生效,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自然人去世后的五十年,截止日期为该人生前第五十个自然年度的12月31日;

若软件为多人共同开发,保护期限则截至最后一位自然人去世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仅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五十年,自首次发布之日算起,但如果自开发之日起的五十年内未进行任何公开发布,则按届满处理,不受该条例的保护。

法律依据: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

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

法律依据: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

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

通过上文关于软件著作权保护条例的相关信息,天枢律网 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