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是一项旨在规范和管理通过非出让方式获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重要法规。该暂行办法详细规定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活动的具体条件和程序。它明确要求,未经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土地使用者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或抵押其划拨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此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管理,确保了土地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
- 1、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内容是什么?
- 2、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 3、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法规条款
- 4、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条例有哪些?
- 5、《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法规条款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内容是什么? (一)

贡献者回答《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内容当中明确的规定,县级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对于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等活动进行管理。并且也明确的规定的土地使用权是可以抵押和租赁的。 一、《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是什么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第三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对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 未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使用者,不得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其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二)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产权证明;
(四)依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第七条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者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原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转让人,接受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受让人。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是什么
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有出让,划拨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的年限内出让给我国公民,出让的办法包括签订协议,招标或者是拍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都是人民政府用地,转让的话是公民之间对已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的的相互转让。
主要有:出让、划拨、转让。
对城镇国家所有的土地,我国按照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对城镇国有土地,公民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1、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的行为,出让的具体办法有协议出让、招标和拍卖三种。公民可以依法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通过协议、招标或拍卖的方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交纳土地出让金,获得土地使用权。
2、通过土地使用权划拨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公民可以提出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申请。通过划拨的方式获取的土地使用权没有期限的限制,土地使用权人可以无限期的使用。
3、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在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后,划拨的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都可以进行转让。公民通过转让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土地使用权是可以通过划拨的方式来完成的。我们国家法律当中对于出让和划拨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说规定了县级的政府明确可以对此进行监督和管理。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二)
贡献者回答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答案: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是中国政府针对土地使用权转让、使用和管理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该办法明确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定义、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审批程序、使用要求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规范土地使用权市场,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土地所有者权益。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经政府依法批准,无偿取得一定地块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该办法详细规定了申请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条件,包括公益设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同时,对土地使用权的使用也设定了严格的监管要求,如土地使用者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转让土地使用权。
该办法还强调了政府在土地使用权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力。政府需依法审批划拨土地使用权申请,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违反该办法规定的土地使用者,政府将依法进行处理,包括收回土地使用权、罚款等。
总之,《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对于规范土地使用权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土地所有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广大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准则,也为政府管理土地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是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的简要解释。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法规条款 (三)
贡献者回答《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是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管理。该办法明确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定义,即非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转让、出租和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有管理和监督职责。未经批准并缴纳出让金,不得进行转让、出租或抵押。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出租是将使用权租赁给他人并收取租金,抵押则是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
申请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或抵押时,需提供相关合法证件。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后的十五日内给出答复,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转让、出租和抵押土地使用权时,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会随之转移,但地上动产除外。 转让后,土地使用者需按照规定调整出让金并办理相应登记手续。土地使用者在出让期限内,需按期支付出让金,逾期未付的合同可能被解除。未经批准的转让、出租和抵押行为将受到处罚,具体由土地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规执行。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对《条例》实施前的违规行为进行清理和处罚后补办出让手续。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本办法的解释工作。
扩展资料
于1992年2月24日经国家土地管理局第一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1992年3月8日国家土地管理局令〔1992〕第1号发布施行。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全文共四十三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条例有哪些? (四)
贡献者回答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转让、出租、抵押限制:
第五条:未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使用者,不得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
转让、出租、抵押条件:
第六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其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产权证明;依照相关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取标准:
第二十六条: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根据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不同方式,按标定地价的一定比例收取,最低不得低于标定地价的40%。标定地价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基准地价,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期限和地块条件核定。
土地使用权出让期满后的处理:
第二十九条:土地使用权出让期满后,土地使用者再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时,须按本办法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
内容是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中关键条款的简要概述,旨在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条件及出让金的收取标准等相关规定。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法规条款 (五)
贡献者回答《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的法规条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目的和原则:
目的:规范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和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各级政府在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必须遵循透明公开、公平合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等原则。
划拨条件和程序:
条件:法规明确规定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条件,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程序:详细阐述了土地使用权划拨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审批、合同签订等环节,以确保划拨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合同签订:
法规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合同签订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合同内容、签订方式、法律效力等方面,以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
实施意义: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通过法规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在土地使用权划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遏制和防止土地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维护社会稳定:法规的实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土地使用权划拨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
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适用范围: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划拨事项。局限性:尽管法规对土地使用权划拨的规范程度有所提升,但仍面临着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性,如程序不规范、合同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完善制度。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