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履行什么意思 法考客观题:合同的履行概念以及内容 (一)

法律上的“履行”指的是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地完成自己的义务。关于合同的履行概念以及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合同履行的概念

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全面、适当地完成自己应承担的义务,确保合同目的得以实现的行为。它是合同法律效力的体现,也是合同关系消灭的主要原因。

二、合同履行的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合同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遗漏或擅自变更。协作履行原则:合同当事人在履行过程中应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合同的顺利执行。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合同履行的一般规则

合同履行的主体

债务人原则上为履行合同义务的主体,但在特定情况下,其代理人或第三人也可代为履行。债务人通过移转财产权利来履行义务的,还需具备对财产的处分权。

履行标的

履行标的即债务人应为给付的内容,根据合同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交付财物、移转权利、提供劳务等。当事人可以约定以他种给付代替原定给付,即代物清偿,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履行内容

合同履行的内容主要包括标的的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履行费用等方面。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协议补充或按照法律规定确定。

四、合同履行的特殊规则

电子合同的履行:根据标的的类别不同而区分交付方式、交付时间等。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合同的履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调整的,按照特定规则计价。选择之债的履行:债务人享有选择权,但需及时通知对方;不能履行的标的不得选择。多数人之债的履行: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的履行规则有所不同。第三人代为履行:第三人基于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而向债权人为清偿的行为,需满足一定条件。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债务人提前履行或部分履行的,债权人可以拒绝受领,但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综上所述,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法律效力的核心体现,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通过上文关于聘任合同的相关信息,天枢律网 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