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民法典婚姻法新规二婚能享受15天假期吗 (一)

2021民法典婚姻法新规二婚能享受15天假期吗

贡献者回答二婚能享受15天的假期。根据有关职工婚丧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法律分析

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对于二次结婚的人来讲,其是可以享受婚假待遇的,但不能享受晚婚假待遇,同时如果二婚的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的,还能享有路程假。我国法律对此是有明确规定的。二婚也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具体的天数除了法定的结婚年龄外,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中国婚姻法2021新规定年龄 (二)

贡献者回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法治社会,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即使是婚姻,也有婚姻法。当我们可以准备结婚之前一个非常有必要进行了解最新婚姻法,也就是2021年婚姻法规定的内容。例如: 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什么条件可以结婚,结婚聘金,这些问题需要每个人的注意。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可以看看我们中国婚姻法2021新规定不同年龄的相关研究内容吧!

一、中国婚姻法2021新规定年龄

民法典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年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即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法定婚龄是指法律规定的允许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都要达到或超过这个年龄才能结婚,结婚的最高年龄没有限制。婚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双方都必须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身心条件,能够对婚姻作出判断,在婚后承担家庭、子女和社会的责任。婚姻法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社会青年的身心健康发育,又考虑了国家内部控制中国人口,城乡人民群众的接受教育程度,是符合目前我国基本国情的。

我国1950年民法典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民法典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次修改婚姻法,有些同志建议把男女结婚年龄统一为一个标准,不是二十二周岁,就是二十周岁。

二、结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国家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3.符合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

婚姻法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男女双方要有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

(2)男女双方所作的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男女双方表示同意结婚必须符合法律形式。

三、什么条件下婚姻无效

(1)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违法行为。其中,有配偶工作的人同时又与他人进行登记结婚,构成一个法律上的重婚;虽未结婚登记,但又与他人以夫妻个人名义同居对于生活的,构成事实上的重婚。无论是法律上的重婚还是事实上的重婚,都是无效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禁止结婚的亲属是指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出自对于同一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直系血亲关系之外的血亲,无论辈分之间是否具有相同,都禁止进行结婚。三代时期以内的旁系血亲以及结婚主要是表兄弟姐妹可以结婚。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对于那些婚后没有痊愈的人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条件。首先,他们有一种疾病,不应该在结婚前结婚。医学上,不宜结婚的疾病是指精神疾病和重大不可治愈的传染病或遗传病。(2)婚后尚未治愈。即指结婚时尚未治愈。

(4)未到法定婚龄。未达到企业法定婚龄的是指结婚时未达到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最低结婚不同年龄。《婚姻法》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非法设立无效婚姻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应当无条件解除婚姻关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触犯刑法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的财产处理,不得侵犯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利益,所生子女,按婚生子女的规定执行。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法律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婚姻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越来越能保障人们的权益,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婚姻法的基础知识。是小系列为您带来的中国婚姻法2021年新增的年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期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哦!

2021年新婚姻法婚假 (三)

贡献者回答结婚是每对新人都很期待的事情,一般在企业工作的新人都享有婚假,休婚假是每个员工的合法权益,请婚假更加方便新人办婚礼之后开始蜜月旅行,下面来看看2021年新婚姻法婚假。

2021年新婚姻法婚假

1、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符合晚婚年龄也只有3天婚假,二婚者也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2、对于符合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可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符合晚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年满23周岁,不再额外的奖励婚假,即只有三天的法定婚假。

3、婚假作为我国法定的节假日,为新人们在结婚之后的一种福利,因此将婚假规定为带薪假期,任何公司都没有权利扣除新人们在婚假之内的工资。婚假发的是全额工资,没有加班工资与奖金之类的。

4、国有企业职工本人结婚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1—3天的婚假。如果夫妻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一方需要去对方所在地点结婚,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

5、一般来讲,婚假都是有一定的有效期的,具体的规定要看不同公司的不同规章制度。一般来说,新人们必须在领证后的一年或是半年内将婚假休掉,否则一旦过了有效期,就被视为自动放弃该福利。

6、单位不给休婚假可以起诉,这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公司的规定排除了你享有婚假的权利,是不合法的,婚假与入职年限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有遇到,可以先与公司协商解决,指出公司规定的违法事实。

2021年新婚姻法婚假分享到这里了,法定的婚假是3天,员工休婚假可以可以放在周末之后请,又或者是把婚假放在周二的时候请,这样就可以连着周末一起连休5天婚假了。

婚假法定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四)

贡献者回答婚假法定天数为3天。以下是具体说明:

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晚婚年龄结婚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路程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晚婚晚育假奖励:晚婚晚育假的奖励已经取消,但我国婚姻法第六条依旧有规定晚婚晚育应予鼓励。因此,晚婚晚育假是否彻底取消有待各个地方的人大立法进行细化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能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但这取决于地方立法。

婚假期间工资:婚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且为全额工资,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但需要注意的是,婚假期间不发放加班工资与奖金等。

请注意,虽然国家规定了法定的婚假天数,但不同的公司或单位可能在此基础上有所调整,因此员工在休婚假前应详细了解公司的相关规定。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2020年婚姻法有哪些改动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天枢律网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