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卫生条件不是指有无卫生间,而是指哪些因素 (一)

住宅卫生条件不是指有无卫生间,而是指哪些因素

贡献者回答住宅建筑是用来隔绝外界环境不良因素如寒冷、暑热、风雨、噪声等的有害影响,并为居民创造一个供家庭团聚、休息、家务劳动和学习的人为小环境。人的一生至少有 1/2的时间是在住宅内度过的。住宅对人类的健康和儿童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住宅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时,除了要考虑适用、经济和可能条件下美观外,更重要的是在卫生上要保证室内有适宜的微小气候,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清新的空气,以满足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和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住宅一般由主室(卧室、厅堂、工作室等)及辅室(厨房、浴室、厕所、储藏室等)组成。住宅建筑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卫生条件以及人口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设计,要注意住宅各室的平面配置,合理布局。首先要满足主室的朝向、日照、采光和通风,使各室都能得到穿堂风,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住宅卧室、工作室应配置在朝南或南偏东,这样夏季可以防止过热,冬季能得到充分的日照,使居室冬暖夏凉。厨房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应与主室有充分隔离,并应有良好的通风、上下水道设备以及排除油烟等装置。

住宅规模包括居住面积、容积、净高和进深。合理的居住面积能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面积过小,人的呼吸、出汗、散热,能使CO2积聚,湿度增大,空气污浊。一般居住面积为每人8~12m容积为每人24~36m。居室净高指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一般应为3米左右,南方炎热地区应不低于2.8米,北方寒冷地区应不低于2.6米。居室的进深与室内采光、日照、换气有关,一侧采光的居室,进深以不超过地面至窗上缘高度的 2~2.5倍为宜,两侧采光的居室,进深不得超过4~5倍。

居室自然采光量指射入室内的光线,用采光系数表示,即窗户的有效透光面积与居室地面面积之比。居室应尽量扩大采光面积,保证光线充足。一般居室的采光系数要求为1:8~1:10,厨房等辅室为1:10~1:12。卫生学要求冬季居室内一天日照应不少于3小时。前后两幢住宅之间的距离称为卫生间距,足够的间距能保证住宅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如果间距太近,影响通风与采光。因此住宅间距至少应为对面住宅高度的1.5~2倍。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室内检测规则及标准 (二)

贡献者回答规则

一,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2、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侯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二,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三,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1、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3、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6.0.14 当房间内有2个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6.0.15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附录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监测技术

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室内空气监测时的选点要求、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和仪器、室内空气中各种参数的检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测试结果和评价。

2, 选点要求

采样点的数量: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m2~100m2设(3~5)个点;100m2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3,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相对高度0.5m~1.5m之间。

采样时间和频率

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45min,采样的时间应涵盖通风最差的时间段。

4,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根据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存在状态,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用于室内的采样器的噪声应小于50dB(A)。具体采样方法应按各个污染物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

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12h,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min。

累积法采样:当采用筛选法采样达不到本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要求采样。

5, 质量保证措施

气密性检查: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

流量校准:采样系统流量要能保持恒定,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系统进气流量,误差不超过5%。采样器流量校准:在采样器正常使用状态下,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器流量计的刻度,校准5个点,绘制流量标准曲线。记录校准时的大气压力和温度。

空白检验:在一批现场采样中,应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按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空白检验,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作废。

仪器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标定。

在计算浓度时应用下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6, 每次平行采样,测定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

本仪器适用范围:

适用于监理、监测机构、治理公司、装修装饰公司、建筑公司、车间厂矿、也可用于科研、教学、实验室。

本仪器适用场所:居室、办公室、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本仪器外型美观,携带方便,适合现场使用。

什么是公园配套用房 (三)

贡献者回答公园配套用房包括:公园管理用房、各类文人工作室、活动室,甚至还有隐蔽的会所等,属于国有资产。

城市公园是居民生活闲暇的重要公共设施,而城市公园的各类配套用房,除了一部分作为公园管理用房以外,其余有各类文人工作室、活动室,甚至还有隐蔽的会所等。公园配套用房其性质而言属于国有资产,究竟用作什么用途,需要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并予以规范。

公园配套用房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好,不少人都看重它。建议此类用房严禁盈利性质的个人和单位使用,确保此类房产的公共属性,应当向各类文化组织和文化名人倾斜,增加公园的文化气息。

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具体的用途,哪些人、哪些组织可以申请使用,使用规范、期限如何,使用人的权利义务等等。

1905年,由一些名流士绅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中心原有几个私家小花园的基础上,无锡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园。该园自建立之初至今历经三朝100年,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收门票,也不针对任何人设立门槛。

该公园被园林界公认为是我国第一个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之园。“公花园”建立后5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所倡导的“天下为公”为“公花园”的诞生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古建筑中五开间是‘梢间—次间—明间—次间—梢间‘还是尽间—次间—明间—次间—尽间 (四)

贡献者回答是梢间—次间—明间—次间—梢间。

建筑正中一间称明间,宋代称当心间。其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的建筑增加次间数。敦厚宅内会客厅的明间上个门窗雕刻,最具特殊。

有“梢间”的建筑,其单体建筑开间,至少为面阔开间五间的布局。明清时期一般于“梢间”位置不开窗,为砖墙封闭做法,早期建筑则有开窗的实例。清式建筑“梢间”,在明间七份空挡的基础上,则减斗棋空挡一份确定其宽度。

我国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

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 ,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

开间5米,进深7米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中国各具特色的民居有哪些? (五)

贡献者回答中国特色民居有以下5种:

1.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2.镬耳屋

镬耳屋是岭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人物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鑊,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鑊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

3.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4.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土楼,是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三大类别之一 ,其中以福建龙岩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楼最为有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中国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建筑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特点

人居与生态

虽然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口号下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由此却带来了自然界的报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物种消亡等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必须与大自然重新建立关系,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与自然和谐与共生。建设生态城市其中包括探索和营造结合自然和具有良好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共生原则是指不同种类有机体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的关系,而再生原则是认为自然界中的物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高级的自然生态系统必须表现出对物质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对于人居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人居的自然环境设计。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的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是运用自然材料,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是我们今天的创造新的人居环境必须重新开发认识,继承和借鉴的宝库。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住宅卫生条件不是指有无卫生间,而是指哪些因素,天枢律网 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