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与诈骗共犯——帮信罪诈骗款谁来退还

### 帮信罪与诈骗共犯深度剖析——帮信罪诈骗款退还责任归属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其中,“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限及责任划分成为了法律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帮信罪与诈骗共犯的区别,以及帮信罪诈骗款退还的责任归属问题。####帮信罪的概念与特征
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确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帮信罪的核心在于“明知故犯”,即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实质性帮助的行为。这种“帮信”行为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不仅为信息网络犯罪行为提供了帮助,而且往往收取、藏匿赃款,增大了公安追查难度。####诈骗罪共犯与帮信罪的区别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帮信罪不属于诈骗罪的共犯。诈骗罪共犯需与诈骗行为人有共同诈骗的故意,并积极追求诈骗结果的发生。而帮信罪行为人虽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可能并未参与诈骗策划,对诈骗细节并不完全知情,仅提供一般性的网络帮助。这种区别关键在于主观故意内容的不同。因此,即使帮信罪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促进了诈骗活动的进行,也不必然构成诈骗罪的共犯。####帮信罪诈骗款退还责任归属
关于帮信罪诈骗款的退还责任,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实施诈骗犯罪的人是直接非法获利者,应承担首要的退赔责任。然而,在帮信罪中,若帮信行为人获利,也需退还违法所得。若帮信行为人与诈骗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帮信行为人则需对诈骗金额承担连带退赔责任。法院判决帮信行为人连带退赔的,其有义务按判决退还相应金额,之后可在承担责任范围内向实际诈骗人追偿。在实际操作中,若犯罪嫌疑人因涉案被关押,其家属可以作为代理人代为退还诈骗款项。这种行为与犯罪嫌疑人亲自退赃没有实质差异,并且家属或代理律师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享受到法律规定的减免措施。退赃后,不仅有助于减轻犯罪嫌疑人的量刑,也是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财产秩序的重要手段。####案例分析:东岳警方跨省抓获帮信罪嫌疑人
以十堰市公安局东岳分局成功破获的一起诈骗案为例,警方通过对一起诈骗案深挖细查,远赴河南,抓获3名涉嫌“帮信罪”的犯罪嫌疑人,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54195元。这3名嫌疑人因贪图小利出借银行卡,最终不仅未能获得预期的高额报酬,反而因触犯帮信罪被依法刑事拘留。这一案例生动展示了帮信罪的危害性以及法律对帮信罪行为的严厉打击。综上所述,帮信罪与诈骗罪共犯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区分标准,而帮信罪诈骗款的退还责任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在实施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当下,加强法律知识普及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帮信罪与诈骗共犯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