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犯罪日益猖獗,而“帮信罪”作为其中的一种,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帮信罪,存在十种不起诉的情形,如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刑等。一般情况下,帮信罪涉及的行为包括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这些行为不仅助长了网络犯罪的蔓延,也对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 1、帮信罪一般是哪些行为
- 2、帮信罪十种不起诉,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
- 3、帮信罪的几种办案手法有哪些
- 4、替犯罪团伙做哪些行为构成“帮信罪”?() a.帮人刷单 b.帮拉微信群 c.帮开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帮信罪一般是哪些行为 (一)

最佳答案1、要判定是否构成帮信罪,必须要看所涉及到的行为情节是否严重。例如,如果为多于或等于三名的目标对象,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协助。
2、如果在知道他人正在使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依然为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辅助服务,并且情节严重者,便可以被确认为犯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且将被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帮信罪的认定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帮信罪的主体为一般的自然人,只要年满十六岁即可;
其次,从主观方面看,必须是故意为之,也就是说,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
再次,该罪行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于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有效管理秩序;
最后,从客观方面来看,表现为个人或团体在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前提下,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帮信罪十种不起诉,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 (二)
最佳答案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活动也日渐猖獗。其中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类型。帮信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法律实务中,帮信罪有不起诉的情形,那么,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是什么?
帮信罪十种不起诉情形
1. 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或者在案件起诉、审判时已满 75 周岁的。
4. 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但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追究刑事责任决定的。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6. 已被依法宣告无罪的。
7.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8.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
9.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
1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帮信罪不起诉情形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这也是帮信罪不起诉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
在实践中,帮信罪的不起诉情形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分析判断。例如,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又如,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或者在案件起诉、审判时已满 75 周岁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帮信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特别严重情节的,也可以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在判断帮信罪的不起诉情形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而不能仅仅依据法定刑进行判断。
相关案例
案例 1:王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王某在他人的介绍下,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赃款,并获得了一定的报酬。案发后,公安机关以王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王某虽然提供了银行卡,但是并没有参与上游犯罪,也没有与上游犯罪分子共谋,其行为不构成帮信罪。此外,王某在案发前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王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帮信罪,但是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信用卡管理的规定,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鉴于王某具有自首情节,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案例 2:李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李某在某网络平台上开设了一个网店,用于销售游戏点卡等虚拟物品。某日,李某的网店接到了一笔大额订单,买家要求李某将虚拟物品的充值码发送到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上李某觉得这笔订单有些可疑,但是由于利益驱动,还是按照买家的要求发送了充值码。不久后,李某发现这个买家使用的是一个非法的支付平台,该平台的资金来源可能涉及犯罪。公安机关以李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李某虽然知道这个买家使用的是非法支付平台,但是并没有与买家共谋,也没有参与上游犯罪,其行为不构成帮信罪。此外,李某在案发前主动关闭了自己的网店,并将违法所得全部退还给被害人,具有悔罪表现。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李某的行为虽然不构成帮信罪,但是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鉴于李某具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案例 3:赵某涉嫌帮信罪一案
赵某是一名大学生,为了赚取生活费,将自己的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赃款,并获得了一定的报酬。案发后,公安机关以赵某涉嫌帮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辩护律师认为,赵某是初犯,没有前科劣迹,主观恶性较小,其行为虽然构成帮信罪,但是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此外,赵某在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赵某的行为虽然构成帮信罪,但是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且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检察机关决定对赵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结语
帮信罪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刑事犯罪,由于其涉及到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处理帮信罪案件时,需要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处理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帮信罪案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帮信罪的几种办案手法有哪些 (三)
最佳答案关于帮信罪的证据获取,根据公安机关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与标准:
首先需要证实被告确实知晓其被协助对象正在利用信息网络从事犯罪活动,这是罪名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告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提供帮助的行为,这也是构成帮信罪的核心要素;
最后,如果被告人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那么就可以认定其构成帮信罪。
具体来说,如果被告人为三个或的犯罪对象提供了帮助,或者支付结算金额超过二十万元,或者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超过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一万元,或者在过去两年内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行政处罚,并且再次帮助了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或者被帮助对象的犯罪行为产生了严重后果,那么这些情况都属于帮信罪的情节严重。
帮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通过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多种技术支持方式,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各种形式的帮助,从而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便利,只要情节严重即可构成此罪。
替犯罪团伙做哪些行为构成“帮信罪”?() a.帮人刷单 b.帮拉微信群 c.帮开 (四)
最佳答案替犯罪团伙进行以下行为可能构成“帮信罪”:
帮人刷单:当犯罪团伙通过虚假交易、刷好评等方式提升店铺或商品的信誉和销量时,帮忙进行这些虚假操作的人可能构成“帮信罪”。这种行为违反了电商平台的规则,误导了消费者,并助长了犯罪团伙的非法行为。
帮开:虽然选项中没有具体说明“帮开”什么,但一般来说,如果帮助犯罪团伙开设非法账户、开展非法业务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帮助,使其能够更方便地进行非法活动,这种行为同样可能构成“帮信罪”。不过,由于选项不完整,这一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避免参与任何与非法活动有关的行为。如果不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合法,最好寻求法律咨询。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帮信罪的常见方式有哪些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