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迅速脱离毒物环境
- 二、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 三、及时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 四、使用解毒剂
- 五、对症支持与监测
- 六、心理安抚与后续观察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6个

介绍: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入有毒物质或过量药物后,导致生理功能急剧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的病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可能源于误食有毒植物、药物过量、化学物品泄露等多种原因。因此,了解并掌握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有效减轻中毒者的痛苦,还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以下是急性中毒急救的六个核心原则。
一、迅速脱离毒物环境
发现中毒情况后,首要任务是迅速将中毒者从有毒环境中转移出来,避免进一步吸入或接触毒物。对于气体或蒸汽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若是皮肤接触或误食毒物,则需迅速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或适当的解毒剂清洗皮肤或催吐(注意,某些情况下催吐可能有害,应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二、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在脱离毒物环境后,应立即评估中毒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及意识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因体温过低加重病情。对于昏迷或抽搐者,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其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三、及时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根据毒物摄入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清除措施。口服中毒者,若毒物性质允许且时间不长,可考虑催吐或洗胃;皮肤吸收中毒,则需彻底清洗皮肤;吸入中毒者,则应立即离开现场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四、使用解毒剂
某些特定毒物有特定的解毒药物,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重金属中毒可用依地酸钙钠等。在了解中毒原因后,迅速给予相应的解毒剂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五、对症支持与监测
中毒后,中毒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伤等,需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心理安抚与后续观察
急性中毒不仅给身体带来伤害,还可能给中毒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及康复期间,给予中毒者及其家属充分的心理安抚和支持至关重要。此外,中毒后即便症状缓解,仍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医学观察,以防迟发性反应的发生。
注意事项:
在进行急性中毒急救时,务必保持冷静,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情况,遵循专业急救指南操作。非专业人员切勿随意尝试未经验证的急救方法。在急救过程中,保持与医疗急救系统的紧密联系,确保中毒者能及时获得专业救治。此外,加强公众对有毒物质的认识和预防教育,是减少急性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
- 1、臭氧中毒该怎样急救??
- 2、喝了乐果农药马上吐出来了 还需要看医生吗
- 3、已经吃了发霉的猪肉怎么办?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6个的相关问答
臭氧中毒该怎样急救?? (一)
答急性中毒罕见,仅国外有几例焊工中毒的报道。高温电焊通风不良时较易引起中毒,但此时也容易积累较多的氮氧化物,应注意区分。臭氧对呼吸道有直接刺激作用,1 mg/m3肯定会引起刺激症状。吸入高浓度(10 mg/m3左右)臭氧,除引起黏膜刺激症状外,尚可滞留于肺泡内,经过几小时的潜伏期,会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1)有黏膜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口腔咽喉干燥、咳嗽、胸闷等。国外报道,几例焊工在臭氧浓度为0.6~1.6mg/m3时,出现胸闷、胸部紧束感和咽喉刺激症状,当浓度降为0.5mg/m3之后,症状很快消失。 (2)高浓度较长时间吸入者除刺激症状外,经数小时潜伏期,可出现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的临床表现。 (3)短时间吸入臭氧,可致肺功能异常;一般24小时后恢复。 急救处理 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处,静卧、保暖和吸氧。 2.呼吸道刺激症状作对症治疗,可用支气管解痉药和止咳化痰药。 3.发生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者。
喝了乐果农药马上吐出来了 还需要看医生吗 (二)
答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无力、多汗、呕心、胸闷、流涎、并造成猝死。急性中毒多在12小时内发病,口服立即发病。 急救措施:接触中毒应迅速离开现场,换掉染毒衣物,用温水洗手、脸,立即就医。若吸入本品立即移到通风处。误服立即引吐、洗胃、导泻(清醒时才能引吐),送医院就诊。解毒剂以阿托品或解磷定较为有效。禁用吗啡、茶硷、吩噻嗪、利血平。
这个乐果农药的电子标签上的中毒急救方法,农药不仅仅是原药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其中所含的助剂对人体也有较强的损伤。如果是乳油制剂,里面可能会含有甲醇、苯类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化学物。
建议携带农药瓶或标签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已经吃了发霉的猪肉怎么办? (三)
答不要吃消炎药!误食变质食品是消化系统的事情,跟抗生素没关系。可千万别乱吃。
如果现在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就不必担心,多喝点水促进一下新陈代谢。
如果出现不适,应属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为恶心、腹痛、呕吐、腹泻等反应。可按下面的介绍进行一下处理: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 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这类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 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 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 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 率较高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食物中毒的表象与救护
①凡是吃了被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进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如河豚、毒蘑菇、发芽的土豆等),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可见个别发病也可见集体中毒(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
②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故必须给患者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咽部催吐。.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并速请医生进行治疗。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盛夏时节,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在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 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一百毫升,加水二百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三十克、生甘草十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经上述急救,应尽快将病人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预防,搞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6个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