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般性贸易出口退税计算
1. 计算基础
一般性贸易出口退税的计算主要基于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以及适用的退税税率。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企业应享受的退税金额。
2. 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其中,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确定,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保持不变。
- 二、特定情形下的出口退税计算
1. 内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
对于内资生产企业,国家实行“免、抵、退”政策。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其中,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
2. 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退税
对于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其计算公式可能涉及扣除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的退税额。具体为: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
- 三、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步骤详解
1. 剔税
剔税即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公式为: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这一步是将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额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的部分转出。
2. 抵税
抵税即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这一步是用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扣除不得免征和抵扣的部分)及上期留抵税额,得出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3. 算尺度
算尺度即计算免抵退税额,公式为: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退税率。这一步是确定企业可享受的退税额上限。
4. 确定应退税额
若当期应纳税额为负值,则比较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与免抵退税额的大小,选择较小者为应退税额。若当期应纳税额为正值,则本期没有应退税额。
5. 确定免抵税额
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是企业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后的部分。
- 四、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出口退税的计算

导语:
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税收政策,对于促进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并掌握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合理规划税务成本,还能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出口退税的计算方式,包括一般性贸易出口退税、特定情形下的出口退税以及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具体步骤,旨在为企业提供全面、实用的税务指导。
一、一般性贸易出口退税计算
1. 计算基础
一般性贸易出口退税的计算主要基于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以及适用的退税税率。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企业应享受的退税金额。
2. 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其中,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确定,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保持不变。
二、特定情形下的出口退税计算
1. 内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
对于内资生产企业,国家实行“免、抵、退”政策。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其中,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
2. 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退税
对于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其计算公式可能涉及扣除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的退税额。具体为: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退税额=计税依据×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应抵减退税额。
三、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步骤详解
1. 剔税
剔税即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公式为: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这一步是将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额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的部分转出。
2. 抵税
抵税即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这一步是用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扣除不得免征和抵扣的部分)及上期留抵税额,得出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3. 算尺度
算尺度即计算免抵退税额,公式为: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退税率。这一步是确定企业可享受的退税额上限。
4. 确定应退税额
若当期应纳税额为负值,则比较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与免抵退税额的大小,选择较小者为应退税额。若当期应纳税额为正值,则本期没有应退税额。
5. 确定免抵税额
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是企业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后的部分。
四、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在进行出口退税计算时,企业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货物实际离境并已报关结关,且报送了电子信息。
2. 退税计算需准确无误,避免虚开发票、伪造单证等行为。
3. 关注汇率折算问题,保持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4. 委托代理出口时,需取得受托方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明确退税责任。
总结:
出口退税的计算涉及多个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出口退税的计算,天枢律网 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