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军“三鹿”案罪犯 (一)

张玉军“三鹿”案罪犯

优质回答2009年1月2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三鹿"案中的被告人张玉军和耿金平作出判决,张玉军被认定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耿金平则因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被判处死刑,终身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二人的上诉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26日驳回,原判维持,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张玉军在明知三聚氰胺有害且不能供人食用的情况下,于2007年7月在河北省曲周县河南瞳镇第二瞳村开始非法生产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并在济南市党家庄村扩大生产规模,购入大量原料和生产设备,雇佣工人生产。至2008年8月,他共生产770余吨"蛋白粉",以8000元至12000元的价格销售给张彦章等犯罪同伙,总计销售600余吨,涉及金额6832120元。这些"蛋白粉"流入石家庄、唐山等地的奶厅,最终被添加到三鹿集团等企业的婴幼儿奶粉中。

由于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流入市场,对全国婴幼儿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引发大量泌尿系统疾病,甚至导致多名婴幼儿死亡。事件导致大量医疗投入和经济损失,对奶制品行业和奶农造成了严重影响。 扩展资料

张玉军,男,1956出生,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结构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岩石工程(地下洞室及边坡)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程序的研制开发,及节理岩体中流体和固体的耦合作用机理及其有限元方法研究。曾先后任日本青木建设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能源和地质—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访问学者。共发表论文56篇,其中EI收录20多篇。

三鹿奶粉事件最初是怎么发现的? (二)

优质回答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2008年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早在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公布的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中,三鹿奶粉亦在列,但随后证实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把三鹿撤出“黑名单”,多个国家机关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2007年2008年9月2日,河北省产质量量监督检验院对蛋白质、亚硝酸盐,以及抗生素残留等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及安全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全都合格。该检验结果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专访播出。

不过据新浪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后在法院审判中,公司管理人员证实公司最早接收投诉是在2007年底。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2008年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河北省委也决定免去吴显国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这是因此次事件辞职的最高级官员。毒奶粉事件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风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三鹿集团最高将被罚两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事态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三鹿集团公司和石家庄市政府在获悉三鹿奶粉造成婴幼儿患病情况后隐瞒实情、不及时上报所致。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

三鹿奶粉事件有判死刑的没有? (三)

优质回答三鹿奶粉事件中有判死刑的案例。具体来说,该事件中的两名主要责任人张玉军和耿金平被判处了死刑。 张玉军被判处死刑的原因是他在明知三聚氰胺是化工产品、不能供人食用的情况下,仍将其掺入食品中,配制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混合物并销售给奶制品生产企业,其行为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耿金平则是将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混入原奶中,销售给三鹿集团,其行为构成了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因此也被判处了死刑。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严厉的法律制裁,体现了我国法律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天枢律网 希望张玉军“三鹿”案罪犯,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