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是一种什么物质?致命率多少? (一)

铊是一种什么物质?致命率多少?

剧毒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铊中毒的典型症状有:毛发脱落、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伤等。铊中毒者的手甲上通常都留有米氏线。铊具有强蓄积性毒性,可以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的永久性损伤等。人体摄入铊化合物可以通过误食含铊化合物、饮用含铊水源、食用含铊果蔬、职业接触等途径。铊中毒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普鲁士蓝、二巯基丙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药物促进铊离子排泄;口服氯化钾溶液促进铊经肾代谢;使用利尿药加速铊排泄;使用血液灌流疗法在体外吸附清楚铊离子等。职业性铊中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职业病。

放射性元素

怎么预防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二)

铊是一种剧毒品,青白色金属。 在199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剧毒物品品名表》中,与氰化物同列A类。由于铊无色无味,且易溶于水,进入人体时人们不会发觉。铊是一种缓发性的剧毒物品,致死量在1克左右,进入人体后有3至7日的潜伏期。铊是一种很稀少但普遍存在的元素,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对人来说,0.5-1克的一次性摄入量便足以致死。 在自然界中,铊不以金属形式存在,而是以微量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很多物质中,主要与钾和铷有关。而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1.接触控制:皮肤接触也会造成轻度铊中毒,所以要尽量避免皮肤接触。 2.饮食注意: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到的,但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3.作业防护:工作中若需要接触铊,如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因此,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要禁止在工作中进食、吸烟,并戴防护口罩或防毒面具、手套,穿防护服;工作后进行淋浴。 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大于铅、汞,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一般认为,铊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mg/kg,5mg/kg~7.5mg/kg的剂量即可引起儿童死亡。铊主要通过肾和肠道排出,少量可从乳汁、汗腺、泪液、毛发和唾液排出。铊排泄缓慢,有报道铊中毒患者28周后仍能在尿中测出铊。 发病机制: 铊中毒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代谢途径有关: 1. 铊的理化性质与钾相似,它与钾离子有关受体部位结合,竞争性抑制钾的生理生化作用。 2. 铊与酶分子或蛋白巯基结合,抑制许多酶的活性。 3. 铊在体内与核黄素紧密结合,干扰其代谢,导致丙酮酸代谢和其他有关的能量代谢障碍。 4. 铊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而产生明显的神经毒作用。 5.铊对甲状腺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 多为误服或自服所致。铊经口进入人体后,潜伏期长短与剂量大小有关,一般约在12~24小时,甚至长达48小时。 最初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出现阵发性腹绞痛或隐痛、腹泻或顽固性便秘,也可有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以及出血性胃炎等,有时患者仅表现为厌食或恶心。 中毒后2~5天出现双下肢酸、麻、蚁走感或针刺感,下肢特别是足部痛觉过敏是铊中毒的突出表现。运动障碍出现较晚,严重时出现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常可波及颅神经,可发生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复视、周围性面瘫、构音及吞咽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可出现头痛、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焦虑等精神异常和行为改变,严重病例出现中毒性脑病,可表现为谵妄、惊厥和昏迷。 脱发为铊中毒的特异性体征,一般于中毒后1~3周左右发生。表现为头发一束束脱落,可致斑秃或全秃,严重者胡须、腋毛、阴毛和眉毛都可脱落,但眉毛内侧1/3常不受累。一般情况下,脱发是可逆的,大约在1个月左右开始再生,然而严重铊中毒可致持久性脱发。 皮肤干燥、脱屑,可出现皮疹、痤疮、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跖部角化过度,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可出现白色横纹(Mees纹)。 其他损伤:部分患者有肝、肾、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 2. 慢性中毒: 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与急性铊中毒基本类似。早期表现为类神经症,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疲倦、乏力等,随后出现毛发脱落,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下降是一突出表现,严重者只有光感。也可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色素沉着、Mess纹等。 实验室检查: 1. 生物样品测定:测定尿铊含量有助于诊断,尿铊超过5 μg/L有诊断意义。粪便、头发、指甲、血液和唾液中也可检测出铊。 2. 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确切的铊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参考尿铊或其他生物材料中铊的测定,排除其他病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可诊断铊中毒。应与急性胃肠炎、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相鉴别。 治疗: 1.清除毒物急性口服中毒患者,应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洗胃可用1%的碘化钠或碘化钾溶液,使之形成不溶性碘化铊。随后可口服活性炭0.5g/kg,以减少铊的吸收。吸入中毒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污染者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眼部接触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2.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是一种无毒色素,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后形成不溶性物质随粪便排出,对治疗经口急慢性铊中毒有一定疗效。用量一般为每日250mg/kg,分4次,溶于50ml15%甘露醇中口服。 3. 对严重中毒病例,可以使用血液净化疗法,有研究表明血液灌流有较好的效果。 4. 曾用过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等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5.适量补充氯化钾 高钾能增加肾对铊的清除,可能与钾竞争性阻断肾小管对铊的吸收有关,同时钾可动员细胞内的铊到细胞外,使血铊含量增加,可使临床病情加重,因此要慎用。 6. 对症和支持治疗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护肝、肾、心等脏器,给予足够的B族维生素。对重度中毒者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制剂。

铊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普鲁士蓝能解铊毒吗 (三)

导语:大家都知道,铊毒是一种严重的重金属中毒的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一旦发生铊中毒的情况,人们需要立即解毒。那么,普鲁士蓝能解铊毒吗?铊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普鲁士蓝能解铊毒吗

普鲁士蓝能解铊毒,普鲁士蓝是目前治疗铊中毒的首选药物,可以治疗铊中毒的还包括二巯基丙酸钠、双硫腙、硫代硫酸钠等,与利尿药同时使用,以提高排铊的效率。此外,口服氯化钾溶液也可以加速铊的排泄。

普鲁士蓝是一种可用于辐射应急的药片,有助于去除人体内部的放射性铯(Cs)和铊(Tl)。普鲁士蓝束缚住肠道中的放射性铯和铊,并防止其被人体重新吸收。随后放射性物质通过肠道,并在排便时被排出(排泄)。由于普鲁士蓝减少了放射性铯和铊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因此有助于限制人体暴露于辐射的时间。普鲁士蓝只能通过处方获得。公共卫生和医疗专业人员判断是否需要服用普鲁士蓝。不得服用美术颜料中的普鲁士蓝来试图治疗自己。这种普鲁士蓝颜料不用于处理有害的放射性污染物。

普鲁士蓝被描述为在亚铁氰化亚铁盐发生氧化时产生的深蓝色颜料。它包含立方晶格晶体结构的六氰基铁酸铁 (II)。这是在不溶水,但也趋于从而形成胶体可以在任一或胶体存在水可溶形式,和不溶性形式。临床上口服,用作某些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如铊和铯的放射性同位素。普鲁士蓝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作为用于中毒的特定解毒剂,提供对症和支持治疗。

铊中毒的症状:

内服大量铊盐的急性中毒病儿常在数小时到24小时内出现症状。

1、消化道症状

主要为恶心、呕吐、口炎、腹痛、腹泻,可有出血性胃肠炎(或有便秘)。口服铊盐患者因口服时铊盐与咽喉部位接触可出现舌盐、咽炎食管盐等炎症发应。

2、神经损伤

神经症状多出现在急性铊中毒的2-5天后。主要有肢端神经痛、肢体感觉障碍、肌肉无力。部分病儿发生急性铊脑炎,出现头痛、嗜睡、精神错乱、幻觉、惊厥、震颤、谵妄、昏迷等。昏迷是大剂量铊中毒的特征表现。慢性铊中毒的特征表现是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并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肌肉无力、肌肉萎缩。

3、皮肤症状

脱发是铊中毒的显著特征。一般在急性中毒后1~3周出现,表现为斑秃或全秃,也可伴有脱眉。脱发一般属于可逆性的,严重中毒时则可导致永久性脱发,并累及胡须、腋毛、阴毛和眉毛。还可出现皮疹、手掌红斑、痤疮、干皮病、指(趾)甲显现苍白痕横纹或脱落。

4、心血管症状

中毒患者可有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心绞痛、贫血、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等。

5、眼部症状

铊中毒患者还可出现视神经损伤,表现为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眼膜炎、眼睑炎、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6、其他症状

重症病儿还可有肺水肿、呼吸困难以至呼吸衰竭、休克等,可于数日内死亡。肾脏损害,可有血尿、蛋白尿表现。此外,中毒者还可有痴呆、甲状腺功能不全、发育迟钝及睾丸萎缩等。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铊溶液多少克能让人死亡,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