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罚 (一)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罚

贡献者回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的行为。该罪侵犯的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特指除药品、食品、医用器材等特定产品之外的其他产品。

根据法律规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四种:掺杂、掺假,即在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加入杂物或虚假物品;以假充真,即伪造或冒用产品质量认证书及其认证标志进行生产或销售;以次充好,即用次品或劣质产品冒充正品;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行为人具备上述四种行为之一即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在客观方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加工者),销售者则为产品的批量或零散销售者(含直销者)。但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营业执照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主观方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罚依据犯罪金额而定。若销售金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销售金额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判处2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销售金额在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判处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销售金额超过200万元,则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因此,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处罚,金额越大,刑罚越重。建议当事人及其亲属尽早聘请律师进行辩护,尤其是在侦查阶段,以更好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 (二)

贡献者回答1. 销售金额在5万元不满20万元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将面临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被处以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的罚金。

2. 销售金额在20万元不满50万元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将被判处2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的罚金。

3. 销售金额在50万元不满200万元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将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的罚金。

4. 销售金额达到200万元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将面临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销售金额50%2倍以下的罚金或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区别包括:

1. 犯罪客体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针对的是假药,范围较为狭窄;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针对的是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范围较宽。

2. 犯罪要件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只要生产或销售假药即构成犯罪;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需生产或销售达到一定额度才构成犯罪。

3. 最高刑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最高刑是死刑;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综上所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量刑将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判定。通常,犯罪者可能会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则可能判处2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有什么 (三)

贡献者回答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的。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怎么处罚 (四)

贡献者回答一般情况下是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根据销售金额判处五十到两倍以下的罚金,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和销售金额有关,例如销售金额在200万元,嫌疑人就很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刑有可能是罚金,也有可能是没收财产。 一、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怎么处罚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从重处罚。

《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构成犯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的。

三、伪劣产品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失效、变质的。

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个人或者单位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可是处罚标准是需要根据案件的详细情况才能相对准确分析的。消费者在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以后可以到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行政主管部门调查过程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的,会移交到公安机关调查。

明白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