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继聪的散文《废墟里的生命》中,我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变迁与哀愁的世界。随着文字的展开,一幅幅村庄拆迁的凄凉画面跃然纸上。那些曾经熟悉而温馨的村庄,如蔡家冲村、谢家河村,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瓦砾和钢筋混凝土的废墟。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拆迁带来的巨大变革,以及在这片废墟之上,依旧顽强生存着的乡村生命,它们或人或物,共同编织出一幅复杂而感人的生命图景。

《废墟里的生命》余继聪散文赏析 (一)

《废墟里的生命》余继聪散文赏析

贡献者回答去年春天以来,我们村委会的几个村社开始拆迁。先是蔡家冲村、谢家河村拆迁,接着是我们汪家屯村和袁戍桥。至去年年底,蔡家冲村全部拆迁完,袁戍桥村基本拆迁完。这两个我从童年开始就很熟悉的村庄消失了。这两个村里有我们家的很多亲戚。以前,每天宁静的早晨和傍晚,临近的这两个村里人的讲话声、母亲唤儿回家声、牛哞犬吠声、公鸡鸣叫声、母鸡下蛋声、村人唤鸡唤狗声等等声音,都会随风传到我们村来。现在,两个村里的人分别搬到远处的其他地方租房子住去了,要见到他们,很不容易了,要每天听见他们在村口说话、吵架或者叫唤孩子、寻找吆喝鸡猪牛羊的声音,根本不可能了。

去年年底至今,我们汪家屯村开始拆迁。因为我们几个村都修通了笔直宽阔的公路,东二环路“东升路”路边竖起了两排密密麻麻的街灯。因为几个村子拆迁,因为几个村子的农民已经“农转非”,村委会改为了社区。

去年秋冬时节,蔡家冲村拆迁得所剩无几以后,他们村里的狗和猫,就流浪到我们村里,他们村那边的鸟类,麻雀、布谷鸟、喜鹊、乌鸦等等,都搬迁、流浪、聚集到了我们村。

现在,我们村又拆迁得只剩下村子西北头山坡上的六七家了,大半个村子已经被推倒了,变成了一大片瓦砾砖头堆。我舍不得老家院子里那些高大的枇杷树、石榴树、雪梨树、无花果树,还有那几蓬葡萄,迟迟不愿意签下同意拆迁的合同,几乎影响了村庄的拆迁进程,甚至影响了老家城市化的进程,成了“钉子户”。我老家院子里的这些果树,前几年就已经开花结果了。初春雪白的梨花、绿莹莹的葡萄花盛开,初夏火红的石榴花盛开,还有乳白的枇杷花。盛开时节,我家的小院子极其美丽,溢满花香,时时可见蜂蝶翩翩飞舞着翻越院墙落进来。炎热的盛夏夜,晚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寒冷的冬天午后,陪父母亲和侄儿在院子里晒太阳,何等幸福惬意!果子成熟时节,一串串或绿或紫的葡萄,一枚枚或绿或紫的无花果,一个个硕大红艳的石榴,一个个莹白剔透的雪梨,一枚枚呈橘黄色的楷杷,都极其美丽香甜。

现在,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都有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和流浪猫成群结队地在我们村外流浪,一副很想进入我们村的样子。有时候,它们就大着胆子豁出去了,溜进我们村里来。其实我们村里也已经超过大半是一片倒塌的废墟了,残存的院落人家寥寥无几了,哪里找得到它们寄居栖身的角落呢?

过不了多久,这些拆卸推拉倒掉的砖瓦钢筋混凝土就会被清除,被络绎不绝的大型货车拉走,或者被无数台大型推土机碾压机就地推拱掩埋到低洼的坝塘山箐深沟里,被掩埋到泥土深处。那时候,这些被迫失去家园、被迫从一个村庄搬迁流浪到另外一个村庄的乡村生命,就连这样的瓦砾乱砖旧木头堆、这样的废墟也找不到来寄居栖身了。

我家几乎成了村里最后搬迁的人家。很多人家早早高高兴兴搬走了,因为他们对拆迁补偿费很满意,对宗地小区安置比较满意。我很不愿意搬迁,在外工作的一个堂侄子和邻近几个村里的一些在外工作的人家,也很不愿意搬迁。我们祖祖辈辈生活于乡间,都有很大一院子祖宅,一下子就要被拆除了,今后规划安置小区,又没有我们的名额和宗地,等于是把我们强行从村里驱赶出去,割断了我们与村里的血脉联系。特别是我,老家、乡野乡间,是我文学创作的根、底气、地气,一下子把我的文学之根割断了。村主任开玩笑说,我们村的龙脉被挖断了,我这个作家不可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佳作了,不可能更加有名气了。话里的意思是,村里的龙脉文脉地气一被斩断,我的名气我的写作就只能这样,只能到今天这步了。

此时,正是初夏,我的老家小院子,石榴花红得似火,雪梨、葡萄、枇杷、无花果挂满枝头的小院子,就这样坚守到了村子变成一片坍塌颓败的废墟。村路也被挖掘机挖断了,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我母亲帮我坚守到了最后。由于我们家是在山坡上,小院子高高地雄踞着,要想像对待村里其他人家一样,把泥土推拱起来包围捂埋住我们老家的小院子,根本不可能。又由于我家院子后面正好是东二环路“东升路”,要想把我家四周的泥土推掉运走,让我家的墙脚地基和房子吊在高处,也完全不可能。所以,我的小院子和我母亲,才能够坚守到最后。最后,他们差点真的给我冠上了一个“钉子户”的美名,不断给我母亲和我弟弟施加压力,变相强迫我的亲人们来说服我。最后,我只好忍痛签了同意拆迁的协议,按上了很多我的红手印。那一秒钟,我知道,我没有办法坚守住我的村庄了。我放弃了一个人的坚守,心中满是悲哀,而不是像我的兄弟们一般高兴。我对不起我的祖先们。或者也可以说对得起他们了。我毕竟坚守到了最后,直到我们孤零零一家小院,直到我家的房子孤零零一棵竹笋一样拱出在一片坍塌颓败的废墟中。

其实,还有一大群乡间生命与我、与我母亲一起,坚守在一片废墟的村庄里,坚守到了我签下字。甚至我签下字以后,这些生命仍然坚守在一片废墟的我们村里,或者说,仍然有一大群乡村生命一直坚守在一片废墟的曾经的我们村里。它们就是一大群村狗、村猫、村老鼠、村蛐蛐、村蛙、村蚂蚱、村蚂蚁等等,在废墟里游来走去,还有许多村鸟,比如喜鹊、燕子、黄莺、布谷鸟、斑鸠、戴胜鸟、麻雀、乌鸦等等,坚守在废墟间,飞来飞去,起起落落,恋恋不舍。

我最后几趟回村庄的时候,我家小院隔壁二弟家的房子,已经被拆挖得倒成一片,但是挨近我家的一半,拆迁队不好施工,还在残存着。很多突然间就无家可归的村狗,寄居在二弟家的残屋里边。我爬上废墟,群狗冲着我咒骂,它们还在尽职尽责坚守着村庄,也或者是把我误认为了拆迁队,对我呼喊着愤恨。善良的母亲,每天都弄一大盆饭菜,端去路边放着,给坚守在村里的这些流浪狗吃。我心里很疼。村庄基本都已经变成了废墟,陆续被大汽车拉走。过几天,这些流浪狗们,在这一个曾经的村庄里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寄居了。

每天天亮,依然会有喜鹊在曾经的村口废墟里喳喳歌唱、飞来跳来,好像在寻找着熟悉的人家,依然会有戴胜鸟、布谷鸟、麻雀在一片废墟之中、在曾经的村里歌唱。拆迁队不仅拆除了村里的一幢幢房子,拉走了砖瓦土石,而且也用油锯轻轻松松锯倒了村里村外百年甚至是数百年树龄的古树。曾经的村庄,先是成了一片坍塌颓败的废墟,继而被推拱成了一个平整开阔的大场子,好看是好看,不过先前的一户户人家、一个个开满梨花杏花石榴花、挂满果子葫芦南瓜、蜂飞蝶舞、生机勃勃的小院子不见了。

最后一趟回村庄,我几乎不敢走进废墟。夏天骄阳如血,我内心疼痛难忍。在废墟乱砖头堆里,我看见了几只小猫头鹰和几只小戴胜鸟。这些鸟幼雏还很娇弱,它们的嘴边还有黄黄的“黄豆瓣”,像乳牙一样,很可爱。但是它们突然间就失去了鸟巢家园。它们茫然无措,找不到父母,也找不到安乐舒适的巢穴家园。村里村外,一棵棵粗壮高大的树纷纷被油锯锯倒,分分钟,它们就轰然倒下了,而成长起来,它们花了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它们曾经与村里一辈又一辈人相伴,成为一辈又一辈鸟的聚居地、家园。我看见落下的猫头鹰幼雏的废墟堆,原来曾经有几株古老高大的麻栗树,苍劲盎然,遮天蔽日,浓荫匝地。秋冬的傍晚,这几株古树遮风保暖,夏秋的午后和晚上,这几株古树下凉爽宜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村人们都喜欢聚坐在树下闲谈,而猫头鹰们则喜欢筑巢定居在树顶枝叶间。在废墟乱砖头堆里,我还看见了一窝可怜的小猫咪,半睁着清纯可爱的眼睛,胆怯地看着倒塌碎乱成一片废墟的世界。它们还不明白,失却了温暖的窝巢,对它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今,树倒窝巢散,猫头鹰家族妻离子散,而我们村也散了。聚居于此地数百年的生命,一朝散了,都伤筋动骨一般难受。虽然四散到附近深山中各村或者城里去租房子住了,村里人还是舍不得远离这一片曾经的家园土地。每天,都不辞辛劳、不嫌路远,或者骑摩托车,或者走路,担着扛着背着农具,回来种菜种庄稼。虽然村里早已经卖了土地,签了土地转让协议,据说很快就不准种了,但是村里人都还在执著地盘着种着。我母亲,已经被我们接进城里一起生活,但是她每天还是要坐公交车回去,去拆倒成一片废墟继而被清理得片瓦荡然无存的老家村庄盘菜种菜,一如既往地应着一个个节气种菜种庄稼。比如,雨季要来前,我母亲就会在路边路脑播种下一塘塘南瓜籽、葵花籽、苞谷种子,或者撒下一小片辣椒秧,等到几场雨落地,美丽的南瓜藤蔓就会爬满路边或者山坡,美丽的葵花就会像村姑们灿烂的脸庞骄傲地擎起在乡间,或者就会有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苞谷亭亭玉立在蓝天下,或者就会有女孩子手指一般细长的青青红红的辣椒长在路边……现在,我母亲我弟妹她们回去盘菜盘庄稼,都找不到一棵树木乘凉了,都找不到一个屋檐避雨了。她们都在一片废墟边忙碌着,口干舌燥,烘烤辣日,一会儿晒,一会儿风雨,她们很辛苦。

至于从一株株树上跌落在废墟里的那些鸟们,我本想把它们捧送回山林里,但是它们也难舍家园,我一捉,它们就钻进了瓦砾废墟堆里。还有那些虫虫们,大概也如此。

几天后,拆倒的砖木瓦砾已经被清理干净,一大个村庄荡然无存,很快又被挖掘机、推土机推平,平平整整,干干净净。

拆迁前,为了获得更多拆迁补偿费,很多人家都四处借钱盖房,几乎是把所有可能借到钱的亲朋好友家都求了,家家都建盖了新房子。本来是很快就要拆迁的村子,却很快建盖得密密麻麻,到处是一幢幢高大簇新漂亮的砖房。有些人家甚至在丈量拍照前几天还在深更半夜偷偷建盖,院子里建盖得密密麻麻、水泄不通。每家都得到了一大笔拆迁补偿费,我的亲人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全村人都很欢喜,但是也全都心里很痛很痛,打断筋骨、割断血脉一样的心痛。

至于我,内心虽然偶尔有一丝欣喜,但是久久萦绕不去的是忧伤惆怅,找不着发泄对象的深深恨意。

有谁看过<第八日的蝉>? (二)

贡献者回答书名《第八日的蝉》,猛一看书名我还以为是讲参禅讲佛理的,细看原来是“蝉”不是“禅”。

第一部分讲日本“小三”希和子偷走情人的孩子,隐姓埋名逃亡生活的故事,你可以把它当成公路小说看。

第二部分讲当年被偷走的孩子熏(惠里菜)长大后的心路历程,你可以把它当成长小说看。

故事第一部分以希和子为主角,希和子父母双亡,性格对立,虽与有妇之夫秋山发生感情,珠胎暗结,在秋山的花言巧语欺骗下堕了胎,导致不育,又被秋山的妻子骚扰、侮辱,骂她是“空壳子”,希和子在不忿中非预谋的“绑架”了秋山襁褓中的女儿。希和子带着偷来的“女儿”熏(她之前和情人决定的给‘女儿’起的名字)一路逃亡,建立了真正的“母女”情,为了能与熏一起远离威胁安静生活,希和子不惜“裸捐”放弃全部巨额遗产,躲进可疑团体“Angel Home”(天使之家)这个庇护所,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在天使之家遭受家属攻击引来媒体和警察介入时,希和子又带着女儿走上逃亡路。她们来到舍友久美的老家世外桃源的小豆岛,开始真正过起“母女”生活,这是她们“母女”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在岛上的活动中被意外拍进照片登载在报纸上泄露了行踪,被秋山发现报了警,希和子想带着女儿再次逃亡时,在码头被抓获,她在被抓时担心的却是“孩子还没吃早餐”,真是令人感动的母爱。在法庭上希和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坦然承受一切责罚,却惟独对秋山的妻子羞辱她没有做母亲的资格骂她是“空壳子”耿耿于怀,提出抗拒。希和子最终以绑架罪和非故意纵火罪判刑八年。出狱后希和子选择回到小豆岛,却又在码头上犹豫,最后选择在此岸安定下来,每天在码头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寻早女儿的身影,回想着与“女儿”熏在一起的日子,为心中的女儿祝福祈祷。

希和子让我想起拉斯.冯.提尔讲过的童话故事《金心》里那个善良的小姑娘,她带着一个面包,独自一人穿越大森林,当她走出森林的时候,她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她赤身裸体,尽管这样,她仍然对将来充满信心,她说“我能对付”。希和子正是这样的坚强女性。人要有所爱有希望才能坚强活下来,希和子能够坚强地活着,正是因为她心中有对“女儿”的爱和再见到“女儿”的希望。

第二部分主角转换为已长大成人的熏。当年亲生母亲在找到她的码头上痛哭拥抱她时,她却被吓得尿裤子,被亲生父母接回家的熏却觉得“不是被坏人拐走后终于历劫归来,是现在正被坏人拐走囚禁”。慢慢长大后她明白了,因为一个人的一次错误举动破坏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这个错误是希和子所犯,她只有恨她,是那个人使一切都变了样,使自己不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自己像个珍稀动物被异样的目光包围,无人敢靠近,自己也不能与人亲近。父母是真正的受害者反成了加害者,熏抗拒着这个家,躲闪着周围人的异样目光。

不可思议的是她千方百计想摆脱希和子的阴影,却最终走回了希和子的老路。爱上有妇之夫,并怀上他的孩子,不同的是她在“天使之家”时的玩伴千草帮助下选择了自己的路,摆脱畸恋,离爱远走,生下孩子,独自抚养。到最后她的心里已将生母和希和子都当做是自己的母亲,她带着肚子里的生命和千草一起走上寻母之路,到她曾经的乐园“天使之家”、小豆岛去找她的母亲——希和子,她理解了她,她们,宽宥了她,她们,同时也解放了自己,走出了心理阴影。

可以说整本小说作者都是在高唱着女性赞歌,不管是“绑架犯”希和子、有被绑架经历的熏、在“天使之家”长大的千草,还是希和子的同学康枝、收留过希和子的不愿离开被拆迁区的“钉子户”老妇人中村富子,甚至“天使之家”的负责人Angel大人,她在团体受到质疑媒体把她攻击得体无完肤时,她仍然坚持“不能把来求助的人拒于门外”,都有着执着坚强独立的性格。相反书中男性角色都是配角而且负面描写多一些,就是希和子的情人和熏长大后的情人两个,不愿承担责任,以花言巧语和谎言为工具,逃避责任,一样的自私自利懦弱的不良形象。希和子的错追根求源应该是惠里菜的父亲的行为造成的,但却没人指责他,而把一切过失算到希和子身上,这就跟国人对“小三”的态度一样,把破坏家庭和谐、违反社会道德的责任全算到她们头上去,泼脏水、扣帽子,对“被插足”的始乱终弃者却很宽大,只要他们最终回归家庭就既往不咎了。这似乎是全世界一样的婚外情潜规则。

书以《第八日的蝉》为名,寓意何在?书中几次提到蝉,第一次是在小豆岛上,希和子看到邻居的女孩小花带着熏和几个小孩一起收集蝉蜕,为“蝉在土中七年,出了地面第七天就死亡的一生”感到震惊,“苦苦等了这么久,上苍竟然只赐给它这么短暂的生命”。第二次是熏在担忧自己怀孕后,对千草说起:所有的蝉都会在第七天死掉,也就没什么好难过的,因为大家都一样,也不会质疑为什么非得这么早死,可是明明七天就应该死掉的蝉却有一只没死掉,伙伴们都死光了只有自己活下来,那样应该比较悲惨。认为因为有不同的境遇,就有比别人多的痛苦。第三次是熏在听到千草对于母亲诉说之后,领悟了生命的意义,认为之前认为货到第八天的蝉更可悲也许错了,因为活到第八天的蝉,可以看见别的蝉无法看见的东西。而希和子、自己、自己的父母,经历过这些磨难,也正如度过第八天的蝉一样。这几处似乎是专为点题写的,也是回答书的腰封上 “如果我努力活着,上帝应该不会嫌弃我吧” 那个问题的。

我记得法布尔的《蝉》里有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知道蝉有一年、三年、五年、七年、十一年、十三年生不同种类,但蝉出土退壳后应该有一个多月的生命的?

蝉者,禅也。是否日本的蝉品种不同,七年的地下生活只有七天的生命,更短暂更悲惨?这是否和日本人崇尚的死亡美学是否有关系?算了,不去深究了。

就像电影《半生缘》中曼桢说的:人到老总有几件事可以回忆。假如我跟世钧真的结婚,生几个孩子,那就不是个故事了。

假如希和子没有爱上有妇之夫而是和一个普通的年青人结婚,也就不会有“绑架”婴儿事件,也就没有熏这个人,只有秋山惠理菜,也就没有那些曲折精彩的故事了。

最后曼祯与世钧在小酒馆里相见,只能感叹:我们回不去了。

是的,过去的日子,不管苦痛也好,幸福也罢,都回不去了。第七日过去,第八日来临,第八日过去,第九日来临,我们只能向前走,哪怕前路茫茫。

介绍说是和“吉本芭娜娜、江国香织同被誉为日本文坛三大重要女作家”,那两位都有所耳闻,角田光代第一次听说这个人,说是村上春树的同门师妹不知是什么关系,又说是渡边淳一和黑木瞳最欣赏的日本女作家,渡边称“能将如此长篇巨作以安定的文体描绘得淋漓尽致,角田小姐的笔力令我佩服”,其实应该算不上长篇巨作吧?“安定的文体”这一说法也有点不通,说文风安定还过得去。其实即使没有这些推广宣传手段,这本小说也是一本不错的小说。

永恒的母性主题、女性主题,加之故事言之有物,曲折离奇却亲真意切,心理描写细腻,深入内心,不是国内时下文坛常见的无病呻吟,虽然情节转接有些突兀,前后不同的时空穿插在一些又不分段隔开,有些混乱,让人看到下文与上文连接不起来,才知道是换人了换场了,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排版失误。

《第八日的蝉》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命题。书的封底上有这样一行字,“蝉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后却只能活七天”。来自多方的信息均表明,蝉的生长周期通常在13到17年,不过大多数时间都在地下穴居蛰伏,能在阳光下、绿荫中鸣唱的天数非常短暂。10多年的黑暗与七天的光明,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对比,同样,用活到第八日的蝉来形容人生与情感的意外,也无形中为故事主题平添了意境深远的悲凉意味。

《蝉》故事非常简单,希和子与秋山的婚外恋,并没有多少可以说道之处。可能会被描写得荡气回肠的那种情感,在此书中只占了极少一部分。这个故事新奇的地方在于,希和子偷偷潜入了秋山的家,本来只打算看一眼秋山的女婴长得什么样子,但女婴天使一样的眼神令她心生杂念,把这个不属于她的孩子偷窃了出去,并展开了一段永无止境的逃亡生涯。

据说女人爱极一个男人,会产生为他生一个孩子的强烈愿望,《蝉》没写希和子对秋山有多爱,但从秋山哄骗她堕胎这件事看,八成是一个男欢女爱成分多、真情实感成分少的孽缘。秋山夺走了希和子的孩子,所以希和子也要夺走秋山的孩子,从希和子与那个名叫薰的女婴之间温情的“母子情感”,可以分明看出,这个貌似亲情小说的作品,其实是部令人惊悚的复仇小说。小说最后,希和子被捕,因“我无法断言自己有没有故意踢倒暖炉”而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这意味着,在希和子因为喜欢孩子而将女婴抱走这个说辞的背后,还有着另一种可能:为了永远占有这个孩子,她踢倒暖炉焚烧了秋山的家,造成孩子葬身火海的假象。

从带着孩子走上逃亡路的那一刻开始,女性身上天生的母性,让希和子和薰在不归路上结成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居无定所,内心仓皇,终日在胆怯和恐惧中过活,这一切都如那只活到第八日的蝉一样,感到的是孤独和悲哀,却也能够看到拥有崭新风景的喜悦——薰用甜美的微笑和温柔的小手抚平了希和子的创伤,她扮演了一个救赎者的角色,只是,她救赎的对象却是一个破坏自己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权利的人,薰才是一段情感纠葛的最大牺牲品。

《蝉》更适合女性读者阅读,这本书遮掩了人性灰暗的部分,尽量写得温暖而明亮,它塑造的希和子,有着日本女性的鲜明特点,但不局限于此,希和子的忏悔和认罪,以及一个充满寓意的结尾,表明了这还是一本为爱而写的书。对母性细致入微的描写,对婴儿惟妙惟肖的刻画,是它引起读者共鸣的主要元素,此外,本书对日本的社会生态和人情世故也有不少着墨,亦是一个可以了解日本底层百姓生存状况的窗口。

把钉子户包装成网红爱马仕,成都太古里究竟有多潮? (三)

贡献者回答随着街拍的兴起,许多城市地标建筑成为了越来越多时尚潮人打卡地,其中成都太古里首屈一指,成为了许多网红以及时尚潮人必选之地,那么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看成都太古里究竟有多少潮呢?

先说一句话,在成都许多人都喜欢说一句玩笑话:

不好意思,我有风湿病去不了太古里,因为那里太潮了。

如果有时间去太古里,你可以看到除了各种设计独特的店面,满街穿衣风格迥异的弄潮儿以外,最瞩目的应该是各种长枪短炮的摄影机以及专业拍照设备了。让网友不禁感慨到:

每次去都觉得自己特别土,如果穿着日常服装到那个地方,站在他们中间,就会感觉自己特别普通,简直悲哀到尘埃里。

在太古里最明显的就是许多人都会佩戴墨镜,俗话说:

墨镜一戴,谁都不爱,暗黑风格,霸气十足。

一戴上墨镜,高冷气质呼之欲出,气场也不禁变得强大,让许多人不敢靠近。

而不管天气如何,在太古里你一定会发现许多性感姑娘,她们身材超好,绝对是整条街最吸引惹眼球的存在。

帅哥们当然也是不甘落后,要说走路带风,那在他们身上可谓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风格服饰在这些潮男身上一穿,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直接站上了时尚T台。专业脚步,慵懒身姿,高贵气质与舞台上的模特如出一辙。

除了性感和霸气的潮人们,甜美清新的小可爱们也不少,糖果色撞色服装加上干净透亮妆面,让许多小姑娘瞬间变成可爱甜,配上甜美微笑让镜头也不忍直视。

随着现在cosplay兴起,太古里当然也少不了。不管是jk制服,汉服还是Lolita在这个地方应有尽有。

太古里的俊男美女们用脚印书写了一部宏伟的地标介绍——《隐形的红毯》。

拆迁户违法拒拆怎么处理? (四)

贡献者回答拆迁队死伤情况?围观群众伤着没有?这个车主被拆迁队群殴的疯狂逃窜神智不清。吊销驾照康复后重新考驾照。

谁权利大谁就是道理,拆别人家的房子为的是谋更多的财!别告诉我为的是老百性。

全国百性应该感谢他,有反抗,才有文明与规范的发展。没有人去对抗非正常执法者,对大家都不好。设有伤害,谁愿意对抗。

悲哀,房子没有了,估计命也宝不了,命苦了,不过说了拆迁户有精神病,看看能不能保护你。

人为财死,鸟为吃忘。人在江湖得有人性去做事。不能以多欺少,用良心去办事,得以安身。不然后果难估。

因为手里没有枪,在现场用汽车是最好的自卫武器,但是要头脑冷静,瞄准目标,尽量多的一次性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不要伤害无辜。如果不是在现场那就要好好的规划了,总之要追求杀伤敌人最大化。

从来都没有规范,首先是赔偿总是达不到平均水平,再是钉子户期望值太高,所以火星撞地球了。

说的非常好有道理,应该追责当时为何不管,损失是群众一生的积蓄呀!谁打你家的门重了你也会论理,何况拆人家的房呢?

看到自己房子被强拆,手机又没电,只能匆忙的开车去报警 结果由于紧张驾驶 错把油门当成刹车。没毛病吧。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拆迁队大战钉子户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