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四大刊物是哪四个

经济学四大刊物是哪四个
在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中,学术期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学者发表研究成果、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更是
- 1、【译】5大经济学顶级期刊的9个事实
- 2、经济学四大流派
经济学四大刊物是哪四个的相关问答
【译】5大经济学顶级期刊的9个事实 (一)
贡献者回答在经济学学术圈,顶级期刊的发表对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路径以及经济学领域薪酬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描述1970年以来,五大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的几个有趣趋势。通过整合Econlit获取的论文数据与Google学术的引用次数,以及历年投稿数量,我们对这五大期刊(美国经济评论(AER)、经济计量学(ECA)、政治经济学杂志(JPE)、季度经济学杂志(QJE)和经济学研究评论(RES))进行了描述性综述。这些数据基于Ellison(2002)的研究,进行了拓展,特别是对特定论文的引用进行了分析。Hamermesh(2012)提供了补充方法,对“五大”期刊中的三家进行了详细分析,侧重于作者特征和技术方法,而本文则专注于不同层面的趋势。
本文发现了以下九个关键趋势:
1. 从1990年到2012年,除了JPE外的其他四大期刊收到的投稿数量几乎翻倍。
2. 五大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从1970年代的约400篇/年减少到2010-2012年的约300篇/年。投稿数量的增长与论文发表数量的减少导致了总接受率急剧下降,从1980年代的15%降至6%。这一趋势对经济学领域的聘用与晋升标准产生了重要影响。
3. AER是唯一实质上增加每年论文发表数量的期刊,占“五大”期刊论文总数的比例从1970年代的25%上升到40%。这增加了AER对经济学领域职业发展和人事变动的影响力。
4. “五大”期刊发表的文章长度几乎比1970年代增加了3倍。尽管期刊集体增加了总页数,但这种调整不足以支撑发表论文数量的减少。
5. 平均每位作者的数量从1970年的1.3个增加到2012年的2.3个,部分抵消了论文数量的减少。实际上,从合作者数量衡量,特定年份的作者总数多于1970和1980年代。
6. 1990年代后期发表的论文在Google学术中的中位引用次数为200次。最近发表的论文引用次数较低,这反映了提高引用次数需要时间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发表的论文引用次数也不及1990年代发表的论文,这可能与数据源的性质和当前作者引用等因素有关。
7. 以引用次数为基础,“五大”期刊的排名多年保持稳定,QJE例外,其排名从最初的第4(倒数第二)上升至第一。
8. 较长的文章和合著者较多的作者的引用次数上升较快,表明这两个因素增加了论文的竞争力。这些趋势有助于预测论文的引用数量或论文排入当年引用前5%的概率。
9. 虽然发表论文在经济学各领域的分布相对稳定,但在不同领域(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纯理论)新论文与旧论文的相对引用次数存在有趣差异。具体而言,1990年后发表的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论文比1990年前发表的这些领域论文更容易被引用。相反,最近发表的计量经济学和纯理论论文的引用次数明显低于同一领域较早发表的论文。
这些趋势展示了经济学学术期刊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学研究和学术职业的影响。了解这些趋势有助于指导研究方向,提升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并为经济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洞察。
经济学四大流派 (二)
贡献者回答经济学四大流派这一说法并不十分准确,但经济学中确实存在多个重要流派,其中两个最为人所知的是凯恩斯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以下是这两个学派以及其他两个常被提及的经济学流派的简要介绍:
凯恩斯学派:
芝加哥学派:
核心观点:强调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政府干预过多会破坏市场的自然平衡,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理论特色:强调自由竞争的重要性,认为竞争能激发创新,提高效率。
除了凯恩斯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外,还有两个常被提及的经济学流派,虽然它们可能不如前两个流派那样被广泛认为是“四大流派”中的成员,但在经济学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新古典经济学派:
核心观点: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机制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贡献: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有深远影响。
奥地利学派:
核心观点:主张市场经济的自发秩序,强调企业家精神和主观价值理论,认为政府干预会破坏市场的自然发展。理论特色:注重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经济学应从个体的行动和决策出发来理解经济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流派众多,且各流派之间的观点和理论存在交叉和融合。因此,在理解和分析经济学流派时,需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全面、客观地看待各流派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经济学四大刊物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天枢律网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