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程序中,串供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所谓串供,即指涉案人员之间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事先约定口径、伪造证据或作虚假陈述的行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旦涉及串供,相关嫌疑人就一定能逃脱法律的严惩。法庭在审理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并深入分析其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对于串供行为,法律有着严格的审查标准和应对措施,以确保公正审判,维护社会正义。
- 1、串供是否能定罪
- 2、串供能定罪吗,属于什么罪
- 3、串供如何定罪
- 4、串供能定罪吗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串供是否能定罪 (一)

答串供行为本身不能直接定罪,但串供可能构成涉嫌毁灭、伪造证据罪,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1. 串供行为的法律性质: 串供在法律上被视为一种涉嫌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这指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相关人员为了掩盖真相或逃避法律制裁,而相互勾结、串通,提供虚假证言或改变原有证言的行为。
2. 串供的处罚标准: 对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若进行串供,根据《刑法》第三百零六条的规定,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如串供行为导致案件审理受到严重影响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将处以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其他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串供行为,若情节严重,同样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 法律规定的目的: 法律规定串供行为的处罚标准,旨在维护法律秩序和司法公正。串供行为破坏了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干扰了正常的司法程序,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法律对此类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审判的权威性。
串供能定罪吗,属于什么罪 (二)
答串供行为本身不能直接定罪为某一具体罪名,但可能涉嫌毁灭、伪造证据罪。
分析如下:
串供行为的性质:串供是指违法、犯罪嫌疑人之间,以及违法、犯罪嫌疑人与其亲友、辩护人之间,为了达到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暗中勾结、互通情况、商量对策、统一口径、建立攻守同盟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嫌毁灭、伪造证据,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和司法的权威性。
可能触犯的罪名:若串供行为涉及到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式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则可能触犯毁灭、伪造证据罪。根据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法律制裁。若犯罪情节严重,刑罚将提升至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他相关责任:除了直接参与串供的人员外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且情节严重的,同样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显示了法律对串供及其相关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总结:
串供行为本身不能直接定罪,但可能涉嫌毁灭、伪造证据罪,并可能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严惩串供行为是维护法律尊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手段。
串供如何定罪 (三)
答串供定罪的标准:
1、串供一般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在刑事的诉讼当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当事人进行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是做伪证的,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是其他证据失实,不是刻意伪造的,不属于是伪造证据。
毁灭证据罪的构成要件:
1、毁灭证据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对象则是当事人;
2、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串供能定罪吗 (四)
答法律分析:
经济犯罪中串供涉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天枢律网 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串供罪的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