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恐怖的病毒是哪些? (一)

世界十大最恐怖的病毒是哪些?

优质回答T病毒(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种,想象中最恐怖病毒,杀伤力参见生化危机系列)

朊病毒(难预防,传播途径恐怖,根本无法治愈无法延缓,死亡过程痛苦)

炭疽病毒(最早起源于热带动物,感染后全身溃烂,烈性传染病)

新冠状病毒变异种(新病毒,人类无抵抗力)

新流感病毒变异种(新病毒,人类无抵抗力)

HIV(无法治愈,但病程长,相当于慢性病)

狂犬病毒(死亡率高,死亡过程是极度痛苦体验)

出血热病毒(包括埃博拉和马尔登病毒)

痘病毒(烈性传染病,幸亏有疫苗,否则世界大乱)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入选理由:长期反复不愈,容易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癌)

污染食品微生物的来源 (二)

优质回答食品安全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微生物污染高居首位。根据中国卫生部通报,在我国1990~1999年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食物中毒居各类食物中毒病原的首位,是威胁中国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2007年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食物中毒的人数占总数的58.86%。

1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通常由一些致病微生物引起,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3类。由于微生物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食品原料在种植、收获、饲养、捕捞、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保存及食用等众多环节都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微生物具有易变异性,未来可能不断有新的病原微生物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相较于其他化学污染来说,食品易受微生物污染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微生物在空气、水、人体等环境中无所不在,这使其成为食品加工过程中无法杜绝污染的因素之一。可以说,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中,微生物污染是头等大事,食品生产者必须足够重视,才有可能将其危害控制在安全水平之下。

1.1 细菌性污染

细菌性污染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的一类食品污染,其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所有食物中毒中具有普遍性并极具爆发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具有易发性和普遍性等特点,对人类健康有较大的威胁。

引起食品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Bibrio parahemolyticus)、志贺菌(Shigella)、葡萄球菌等。近年来,变形菌属、李斯特菌(Listeria)、大肠菌科、弧菌属(Vibrio)引起的食品污染呈上升趋势:美国1999年沙门氏菌发病1400万例,住院16430人,死亡582人,损失达23亿美元,其中96%的患者由于摄入受污染食物而被感染;1992年印度爆发霍乱弧菌(Vibrio comma)O139中毒事件,波及孟加拉、巴基斯坦等许多国家;1996年5~8月,日本爆发大肠杆菌O157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过万,死亡11人;1999年在美国、2000年在法国也发生过李斯特菌中毒事件……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统计,2000~2005年,美国共有470人因饮用生牛奶而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总共发生中毒事件18起,涉及16个州。我国食品的细菌性污染现象也非常普遍,其主要是由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1.2 真菌性污染

真菌在发酵食品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许多真菌也会产生真菌毒素,从而引起食品污染。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发现具有强致癌性的黄曲霉素以来,真菌与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各方重视。真菌毒素不仅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如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黄曲霉素,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产生的麦角碱,以及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构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产生的杂色曲霉素等。真菌毒素的毒性可以分为神经毒、肝脏毒、肾脏毒、细胞毒等,如黄曲霉素具有强烈的肝脏毒,可以引起肝癌。

常见的产毒真菌主要有曲霉(Aspergillus)、青霉(Penicillium)、镰刀菌(Fusarium)、交链孢霉(Alternaria)等。由于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因此真菌性食物中毒往往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在我国北方地区食品中黄曲霉素B1污染较轻,而长江沿岸和长江以南地区则较重。有调查发现,肝癌等癌症的发病率与当地的粮食霉变现象有一定关系。

1.3 病毒性污染

与细菌、真菌不同,病毒的繁殖离不开宿主,所以病毒往往先污染动物性食品,然后通过宿主、食物等媒介进一步传播。带有病毒的水产品、患病动物的乳/肉制品一般是病毒性食物中毒的起源。同细菌、真菌引起的病变相比,食源性病毒引发的疾病更加难以得到有效治疗,且更容易爆发流行。

常见食源性病毒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轮状病毒(Rotavirus)、诺瓦克病毒(Norwalk)、朊病毒(Prion)、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等,这些病毒曾经或仍在肆虐,造成了许多重大的疾病群发事件。1988年初,上海市区居民因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而导致甲型肝炎爆发流行,发病人数达30万;由朊病毒引起的疯牛病于1986年首先在英国被确认,迄今为止,全球共有100余人死于这一病症,据估计,西欧已有50万人被疯牛病病毒所感染;自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地不乏有死亡病例报道;美国目前每年约有2300万例诺瓦克(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针对的微生物污染,冠宇仪器对应自主生产的仪器有菌落总数检测仪、真菌毒素检测仪等,可以对常见污染指标进行检测检控。杜绝食品中微生物污染,为食品安全出一份力。

台华轮疑暴发诺如病毒集体感染,此病毒的感染源是哪? (三)

优质回答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在9月10日,台湾澎湖海事水产职校师生乘坐台华轮出海,进行海上实习,后在台华轮上的27名学生陆续发生上吐下泻情况,初步可知为食物中毒,疑似与他们在船上食用的便当有关,后判断为诺如病毒(台湾称“诺罗病毒”)感染。台湾澎湖卫生局马上到现场采取检体送验,后续情况我们会持续关注。台湾澎湖海事水产职校校方表示:“海上实习师生在6日搭船前往高雄,夜宿高雄英雄馆并参加海勤座谈,8日在用完早餐后再搭台华轮返回澎湖,中午则在船上吃便当,有学生感觉便当中的豆干有异味。 ”

台华轮是目前台湾地区最大的豪华客滚轮,在每年都会提供海事学生进行海上实习课程,事发当日搭载的人员除澎湖海事轮机科与航海科三年级学生、部分二年级学生与老师共74人外,还包括台南海事与金门农工等学校师生。

而初步判断感染的诺如病毒,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肠胃炎的病毒之一,它的传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且广泛,病毒颗粒非常少量即可致病。 诺如病毒目前已被欧美国家公认为是导致成人病毒性腹泻及急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因,同时也在儿童病毒性腹泻中仅次于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也称诺瓦克病毒,病毒的起源是因为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中爆发的一位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而得名。

有的国家将其称之为“胃流感”。儿童和老人发病率较高。在美国,每年约有2千万人感染诺如病毒,需要住院的达5万6千至7万多人,其中570至800人死亡。

农业新型杀菌剂-超氧银的作用和应用分析 (四)

优质回答超氧银外观为无色无味、如水般透明液体,完全溶解于水,没有任何毒性和残留,是一种新型杀菌和抑菌材料,是多组分杀菌剂,协同微动作用,具有强力的杀菌作用和抑菌功效。

一、超氧银的主要特点:

强力广谱杀菌,超氧银能够杀灭真菌、细菌、病毒等所有类型微生物,对传统杀菌技术有突破性变革。

食品级,完全生态环保。超氧银没有任何毒性,作用完毕后分解为氧气和水,痕量存的银离子是不可见的,且具有持久抑菌功效。银离子属于亲生物体金属,对人和植物均是有益成分,在生物体中也不会有积存。

不产生耐药性,超氧银拥有独特的两相原理,使病原微生物无法产生耐药性。

持久稳定,超氧银十分稳定,原包装存储可达到5年的存储期。

二、超氧银作用原理:

在银的催化作用下,超氧活性自由基攻击病菌细胞壁,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同时,银与微生物细胞酶结合使微生物细胞失去活性,银与细菌蛋白结合使病原体停止复制和代谢。

三、超氧银杀菌细致分析

元素氧(O2)【1】,超氧分离出来的物质会氧化微生物的细胞膜,从而使其变性和破坏。银离子【2】,增强了这种效应。银离子与特定蛋白质的二硫键结合,使蛋白质失活或沉淀。

杀菌种类

超氧银具有令人信服的杀菌效果,能够同时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奥克泰士超氧银能够杀灭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菌(包括细菌芽孢)、病毒、酵母菌、真菌和原生动物。超氧银作用经过270多项测试和验证(由国际知名检测机构、实验室和大学进行)。奥克泰士超氧银经过VAH(德国应用卫生协会)验证并注册。

部分经测试的微生物:

真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须发癣菌、绿霉菌、真菌孢子及菌丝等。

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嗜肺军团菌、结核分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粪链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HIV-1、甲型流感病毒(包括H5N1)、痘病毒、诺如病毒、多瘤病毒等。

原生动物:阿米巴原虫、纤毛虫、隐孢子虫、线虫类等

四、超氧银的起源及意义

超氧银在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BUDICH成功研制,其开发目的是解决传统杀菌产品效力低、具有毒性和残留的问题。超氧银出现标志了杀菌行业从低效、毒性的境况开始走上生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超氧银在2015年由德国引进到中国并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

五、超氧银的应用领域

由于超氧银的卓越品质,所以其拥有十分宽广的应用。超氧银的生态、高效的自身特性,在农业种植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

蔬菜大棚

花卉、农艺

果树

中药材种植

水培、无土种植

土壤消毒杀菌

植物组织培养(无菌体系建立、外植体消毒)

果蔬采摘后的杀菌防腐处理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诺如病毒的命名和发现的信息了解不少了,天枢律网 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