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管理条例

《中国地图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地图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制定的重要行政法规。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地图的编制、审核、出版及互联网地图服务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
一、条例背景与目的
地图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图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未经审核擅自登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地图等。为此,《中国地图管理条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法制化手段,加强对地图的管理,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二、地图编制规范
(一)编制资质
根据《中国地图管理条例》,从事地图编制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地图编制工作。这一规定确保了地图编制活动的专业性和合法性,提高了地图编制的质量。
(二)编制标准与内容要求
地图编制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地图编制标准,遵守国家有关地图内容表示的规定。地图上不得表示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等内容。同时,地图上应当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及相互关系,且内容符合地图使用目的。
在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中国历史疆界、世界各国间边界时,应当严格按照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世界各国国界线画法参考样图进行绘制。这些标准样图由外交部和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确保了地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地图审核制度
(一)审核范围与流程
国家实行地图审核制度,向社会公开的地图应当报送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审核范围包括出版地图、展示或登载不属于出版物的地图、进口地图等。送审时,需提交地图审核申请表、地图样图或样品以及地图编制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等材料。
审核流程方面,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对于时事宣传地图、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图书和报刊等插附地图的,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应急保障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地图的,应当即送即审。
(二)审核依据与结果
送审地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地图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地图管理条例的信息了解不少了,天枢律网 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