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是一种独特的计时与计数方式,常被用来推算个人年龄及出生时间。天干由甲至癸,地支由子至亥,两者依次配对,六十年一个周期,循环往复。要通过天干地支查年龄和出生时间,首先需要了解当前的天干地支年份。例如,2025年是乙巳年。接着,根据个人记忆中的生肖或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信息,可以找到对应的年份。至于具体出生时间,则需结合干支纪时法,将公历或农历时间转换为天干地支表示的时辰,从而得知。
- 1、天干地支怎么查年龄,什么时间出生?
- 2、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 3、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 4、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天干地支怎么查年龄,什么时间出生? (一)

最佳答案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1、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
(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
2、推算地支: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
另:
1、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
2、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
3、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 年);
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是一部深奥的历法。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干支历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
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
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二)
最佳答案① 要查询某个特定时间的时辰干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对于偶数小时,时支等于小时除以2再减1;对于奇数小时,时支等于(小时加1)除以2再减1。
② 确定时辰的天干,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天干等于日干乘以2再加上时支数再减去2。天干和地支是固定的,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从前一天的23:00开始,每两小时为一个时辰。时辰的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例如,要计算乙卯日17:30的干支,首先确定时支为8(酉),然后计算时干为乙乘以2加上酉等于12,个位数为2,对应的天干为乙。因此,17:30的干支为乙酉。
有一个口诀可以帮助记忆不同日干和时干的对应关系:“甲已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型厅始,壬子是真途。”这个口诀表示每个甲年和已年的子月都是甲子月,甲日和已日的子时都是甲子时,其他日干和时干的对应关系也遵循类似的规律。
扩展资料提供了古代十二时辰的详细说明,以及天干地支计时法的基本原理。这种计时法以地支为主,从每天的23:00开始为子时,后续依次是丑时、寅时、卯时等,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天干的作用是扩展计数规模并统一干支系统,使其不仅适用于计时,还可用于计年、月、日。年和日的干支是从轩辕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而月和时的干支可以通过特定的口诀从年和日的干支推算得出。
参考资料来源是百度百科关于天干地支的条目。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三)
最佳答案天干地支中的时间换算,主要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两个现代小时,并与天干地支中的地支相对应。以下是具体的换算关系:
子时:
对应现代时间:23点到1点间地支:子说明:子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古时常说“子正”即为现在的零点。
丑时:
对应现代时间:1点到3点间地支:丑说明:丑时是鸡鸣之际,古时农民常在此时起身喂牛,准备春耕。
寅时:
对应现代时间:3点到5点间地支:寅说明:寅时是天方大白之时,老虎开始活动,因此寅时属虎。
卯时:
对应现代时间:5点到7点间地支:卯说明:卯时是日出之时,古代官员上早朝的时间也在这个时段,因此又称“点卯”。
辰时:
对应现代时间:7点到9点间地支:辰说明:辰时是食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
巳时:
对应现代时间:9点到11点间地支:巳说明:巳时是临近中午的时候,此时蛇开始活跃,因此巳时属蛇。
午时:
对应现代时间:11点到13点间地支:午说明:午时是日中,太阳正当顶,阳气达到一天中最旺盛的时刻,因此午时属马(马的属性是阳)。
未时:
对应现代时间:13点到15点间地支:未说明:未时是日昳,太阳开始向西偏斜,此时羊开始吃草,因此未时属羊。
申时:
对应现代时间:15点到17点间地支:申说明:申时是哺时,古代人们常在此时喂猪,因此申时属猴(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
酉时:
对应现代时间:17点到19点间地支:酉说明:酉时是日入,太阳开始落山,鸡开始归巢,因此酉时属鸡。
戌时(虽未直接提及,但按天干地支顺序补充):
对应现代时间:19点到21点间地支:戌说明:戌时是黄昏,人们开始休息,狗开始守夜,因此戌时属狗。
亥时(同样未直接提及,但按天干地支顺序补充):
对应现代时间:21点到23点间地支:亥说明:亥时是人定,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准备休息,因此亥时属猪。
即为天干地支中的时间换算关系,每个时辰都有其特定的地支对应,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 (四)
最佳答案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是一种将天干地支纪年法与日期对应起来的表格。以下是该对照表的一部分:
| 天干 | 地支 | 年份 | 月份 | 日份 |
| --- | --- | --- | --- | --- |
| 甲 | 子 | 甲子年 | 甲子月 | 甲子日 |
| 乙 | 丑 | 乙丑年 | 乙丑月 | 乙丑日 |
| 丙 | 寅 | 丙寅年 | 丙寅月 | 丙寅日 |
| 丁 | 卯 | 丁卯年 | 丁卯月 | 丁卯日 |
| 戊 | 辰 | 戊辰年 | 戊辰月 | 戊辰日 |
| 己 | 巳 | 己巳年 | 己巳月 | 己巳日 |
| 庚 | 午 | 庚午年 | 庚午月 | 庚午日 |
| 辛 | 未 | 辛未年 | 辛未月 | 辛未日 |
| 壬 | 申 | 壬申年 | 壬申月 | 壬申日 |
| 癸 | 酉 | 癸酉年 | 癸酉月 | 癸酉日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源于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而制定出的一套时间计数系统。其中,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组合起来,可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时间单位。
天干地支与年月日的对照关系基于干支纪年法。这是一种以六十甲子循环的方式来纪年的方法。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形成了六十个不同的组合,每个组合代表一年。比如甲子代表第一年,乙丑代表第二年,以此类推,直到癸亥代表第六十年。然后又开始新的一个循环,即又回到甲子。
除了年份之外,天干地支也可以用来表示月份和日期。月份的地支是固定的,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以此类推,十二月为丑月。日期的天干地支则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查找对照表或者使用特定的计算公式来找出某一天的天干地支组合。
天干地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时间的表示,还广泛应用于命理学、风水学等领域。在命理学中,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组合,可以推断出该人的性格特点、运势走向等信息。在风水学中,天干地支则用来分析和布局居住环境,以达到调和气场、改善运势的目的。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天枢律网 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20080609天干地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