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直接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 2、融资租赁会计分录怎么做
- 3、融资租赁会计账务处理
- 4、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直接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一)

贡献者回答会计处理融资租赁业务时,出租人和承租人各有不同的操作。出租人采用净额法或总额法,净额法下,租赁开始日借记应收租赁款和预计残值,贷记固定资产,无损益;总额法则涉及固定资产、未实现利息收入账户。承租人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或公允价值较低者,借记租赁资产,贷记应付租赁款和未确认利息费用,分期确认未实现利息费用。以下是具体的会计流程: 1. 租赁申请后,出租人签订合同,按设备价款等折现较低的金额入账,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同时可能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2. 承租人支付保证金,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银行存款”,保证金用于分期支付租金。 3. 按期支付租金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银行存款”,并确认租息费用。
4. 承租人根据合同规定计提折旧,如所有权转移,按正常使用年限折旧;未明确转移时,按租期计提。 5. 租赁期满,承租人获得所有权,可能以名义货价或评估值入账,涉及“长期应付款”、“银行存款”和“资本公积”科目调整。
实例中,通过详细列举了两个租赁案例,展示了具体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在不同所有权转移和折旧方式下,承租人的资产和负债变化以及费用确认会有显著差异。
扩展资料
直接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或招股等方式,在国际或国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向设备制造厂家购进用户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企业使用的一种主要融资租赁方式。这种直接租赁方式,是由租赁当事人直接见面,对三方要求和条件都很具体、很清楚。直接租赁方式没有时间间隔,出租人没有设备库存,资金流动加快,有较高的投资效益。
融资租赁会计分录怎么做 (二)
贡献者回答融资租赁会计分录的制作涉及多个环节和不同的会计主体,包括承租人和出租人。以下将分别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角度,结合具体的会计分录示例,来详细解释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从承租人的角度来看,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需要将租赁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记录未确认融资费用。具体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及“未确认融资费用”;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 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如手续费、律师费等,应计入租入资产的价值。会计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贷记相应的支付科目,如“银行存款”等。
3.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承租人需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分摊。每期分摊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金额根据每期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以及实际利率计算得出。
4. 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承租人应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政策应与自有应折旧资产相一致。会计分录为:借记相关的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等;贷记“累计折旧”。
5. 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可能选择返还租赁资产、优惠续租或留购。若选择返还租赁资产,会计分录为:借记“累计折旧”和“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若选择优惠续租,则视同该项租赁一直存在而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若选择留购,则需要支付购买价款,并将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其他相关明细科目。
从出租人的角度来看,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出租人需要在租赁开始日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会计分录为:借记“长期应收款”、“未担保余值”;贷记“融资租赁资产”、“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以及“未实现融资收益”。
2. 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出租人需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分配。每期分配时,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贷记“租赁收入”。分配的金额根据每期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以及租赁内含利率计算得出。
3. 应收融资租赁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出租人需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差额部分合理计提坏账准备。具体的会计处理与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相同。
4. 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租赁期满时,出租人可能收回租赁资产、接受承租人优惠续租或收到留购价款。若收回租赁资产,则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反映资产的收回情况。若接受承租人优惠续租,则视同该项租赁一直存在而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若收到留购价款,则需要将收到的款项与长期应收款进行对冲。
总的来说,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涉及多个环节和复杂的会计分录。承租人和出租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融资租赁会计账务处理 (三)
贡献者回答融资租赁会计账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2. 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而不是确认为当期费用。 3.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在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承租人支付租金时,一方面应减少长期应付款,另一方面应同时将未确认的融资租赁费用按一定的方法确认为当期融资费用,在先付租金(即每期起初等额支付)的情况下,在租赁期开始日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四)
贡献者回答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产确认:
承租方需要将租赁物确认为固定资产,并将其计入固定资产账户。
负债确认:
承租方确认租赁合同中的未偿还本金为负债,并将其计入应付款项账户。
利息确认:
承租方需将租金中的利息部分按照约定的利率计提,并计入利息费用账户。
分期还款确认:
承租方在每期还款时,需将利息和本金分别计入利息费用账户和应付款项账户。
折旧确认:
承租方需按照租赁期限及其价值确定租赁物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并将折旧费用计入折旧费用账户。
减值确认:
承租方应根据资产减值测试的结果,确认租赁物是否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这些会计处理步骤反映了融资租赁交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确保了承租方和出租方在交易中的财务透明度和准确性。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