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病假时长规定
- 二、病假期间的待遇
- 三、病假申请与审批流程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劳动法病假规定2025最新版

一、病假时长规定
病假时长与工龄挂钩
根据2025年最新版的《劳动法》规定,企业职工的病假时长与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员工,可享受三个月的病假;五年的则为六个月。对于实际工作年限十年的员工,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病假时长为六个月,五年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而二十年的员工则最长可享二十四个月的病假。这一规定确保了员工在因病需要休息时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病假期间的待遇
病假工资与福利
在病假期间,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是劳动法关注的重要方面。根据规定,职工在医疗期内停工治疗时,其病假工资根据连续工龄的长短有所不同。例如,停工在6个月以内,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员工,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80%发给;满30年及的,则按95%发给。若停工超过6个月,相应的病假工资比例会有所下调,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此外,企业在病假期间还需继续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确保员工的权益不受影响。
三、病假申请与审批流程
正规流程保障权益
员工在需要请病假时,必须遵循正规的申请流程。首先,员工需向用人单位提交由医院出具的病假条,说明病情及建议的休息时长。用人单位在收到病假申请后,应核实员工的工龄及病假时长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然后批准相应的病假。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应确保病假申请的合规性,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员工也应积极配合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确保病假申请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