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赠予协议和赠与协议的区别
- 2、赠与合同具有什么法律性质
- 3、赠与合同是什么意思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赠予协议和赠与协议的区别 (一)

优质回答赠予协议和赠与协议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法律含义和使用场合。以下是详细信息:
1.赠予协议,赠予协议是法律术语,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予协议需要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赠与合同不能成立。赠予协议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如签订赠与合同。
2.赠与协议,赠与协议是文学用语,并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从法律角度无此定义。赠与协议是指送财物或他物给人,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
签订赠与合同的注意事项:
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无偿的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鉴于赠与合同的特点结合法律对赠与合同的规定,在实践中签订赠与合同应注意如下几点:
1.赠与合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赠与合同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目前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以及方式、赠与是否附条件以及什么条件、赠与合同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
2.从赠与人的角度考虑;若赠与行为在交付财产或转移权利之前有可能撤销,建议不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因为一旦公证将很难撤销;从受赠人的角度考虑,若担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则应积极劝说赠与人将赠与合同进行公证。
3.如果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对受赠人有一定的要求,则可作为一个赠与的条件。如果受赠人无法满足赠与人提出的条件,或者受赠人的行为让赠与人不满意,则赠与人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履行赠与义务。
4.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约定办理有关手续的内容。
5.赠与人应在赠与合同中说明赠与财产存在的瑕疵,否则由此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将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总结来说,赠予协议是一种法律上的行为,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且通常需要法律程序来完成;而赠与协议则是文学用语,通常指单方面的赠与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条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赠与合同具有什么法律性质 (二)
优质回答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双方行为:
赠与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合同。即赠与人有赠与的意愿,且受赠人同意接受赠与,合同才能成立。这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
诺成行为:
根据中国的司法实践,赠与合同在交付赠与物后方能真正意义上成立。仅有将要赠送某项财物的预约,不能认为赠与合同已成立。在交付赠与物前,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但请注意,这里的“诺成”是指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合同即告成立,但合同的完全生效还需满足交付条件。
无偿行为:
赠与合同中,受赠人通常并不因赠与合同而承担义务,因此赠与合同被视为单务合同。这意味着赠与人将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而无需受赠人支付对价或承担其他义务。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这一条款为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赠与合同是什么意思 (三)
优质回答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它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
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需要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同时受赠人也要有接受的意思表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合同。这与馈赠这种单方行为不同,馈赠只需要赠与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
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在多数国家,赠与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为诺成行为。但根据中国的司法实践,赠与合同必须交付赠与物后方能成立,即为实践行为。在交付赠与物前,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无偿行为:赠与合同中,受赠人并不因合同而承担义务,因此赠与合同为单务合同。赠与人将财产无偿地转移给受赠人,无需受赠人支付对价。
赠与标的的广泛性:赠与的财产不仅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等,均可作为赠与的标的。这意味着赠与合同可以涉及多种类型的财产权益。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赠与合同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