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吗 (一)

犯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吗

贡献者回答一、犯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吗

1、犯法,顾名思义是违反了法律、法规等,这里的法律可以是刑事的,也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但是犯罪,仅仅是指违反了刑事法律,是触犯刑事罪名的意思,而罪名也只有刑法才可有所规定。也就是说,犯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而犯罪行为就一定犯法。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一般来说,犯了罪就有相应的刑事责任,受到刑事处罚,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但是刑法也有人性化的规定,不是所有犯罪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除了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都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违法和犯罪一样吗 (二)

贡献者回答违法和犯罪不一样。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定义与性质:

违法:指的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但不一定构成犯罪。违法可以是轻微的,如交通违规,通常只会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或扣分。犯罪:特指违反了刑法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需要受到刑罚的制裁。犯罪通常伴随着较为严厉的法律后果,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法律后果:

违法:法律后果相对较轻,主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犯罪:法律后果严重,可能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以及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

适用范围:

违法: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民事、行政、经济等多个领域的违法行为。犯罪:仅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特定的构成要件和刑罚规定。

综上所述,违法和犯罪在定义、法律后果和适用范围上存在显著差异。违法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但不一定构成犯罪;而犯罪则是违反了刑法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需要受到刑罚的制裁。

什么是违法但不犯法 (三)

贡献者回答所谓的”违法但不犯罪“,从字面上理解有两种:

1、违反普通法律(非刑法)的行为,但未构成犯罪。违反经济类法律一样可能构成犯罪,但如果危害程度较小,没有触及刑法,则是不构成犯罪的。

2、 违反刑法的行为,但不构成犯罪。有些违反刑法的行为,并不具备可罚性,比如一个9岁的小孩拦路抢劫,虽然是违法行为,但因年龄限制而不具备可罚性,自然也不是犯罪。

违法不一定就是犯罪 违法与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犯罪必定违法,但违法不等于犯罪。违法行为,也称“非法行为”、“不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行为。违法行为,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①刑事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这3种违法行为中,只有触犯刑法,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才是犯罪。

总的来说,违法的外延比犯罪要大得多。违法的概念是“违反法律规定",而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暂不论诸如社会危害性等其他条件,单只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明显区别。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违法就是犯罪吗,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