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公正构成了极大威胁。当涉及偷税漏税金额高达200万时,其处理方式自然备受关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纳税人若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一定比例以上,将面临法律的严惩。与此同时,东莞新东泰老板因开设赌场被判处的刑期及罚金,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法律警示。那么,具体偷税漏税200万会怎么处理?东莞新东泰老板又判了多久呢?
- 1、偷税漏税的证据有哪些?
- 2、如果偷税漏税300万,要判多久呢,还要罚款么
- 3、偷税漏税200万怎么处理?
- 4、公司偷税漏税300万左右,法院判刑怎么判
- 5、东莞新东泰老板判多久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偷税漏税的证据有哪些? (一)

优质回答偷税漏税的证据有:账簿、记账凭证、账外账、多行开户、假发票等。偷税漏税行为在法律上表现为通过一定的非法手段来减少税务支出,一般都会留下各种偷税漏税的痕迹,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只需要对相关帐目进行清查就可以得出违法证据,并根据刑法上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偷税漏税的证据有哪些
1、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偷税方式。这种方式多为个体经营者所采用,一般是不建账或不按要求建账,使税务人员无法得知其经营收支情况。如某个体商店业主将收支情况记到自制的纸本上,采用一些只有自己才明白的数字和文字符号,经多次检查督促,仍以“没文化”、“不认字”等理由拒不建账,其实是借机偷税;国营、集体企业也往往采取伪造、变造账簿的方式偷税。
企业必须建账,因此在这一点上企业多采用少造账簿的方式偷税。如某集体企业是个生产火柴的厂家,该企业负责人为了少缴税款,在账簿上“作文章”,重计材料入库、重列成本、多提乱提费用、多提折旧等,偷漏所得税、增值税。
对职工个人采用工资之外多支利息的方式偷漏个人收入调节税、通过上述手段,使账面收入与实际收入、账面支出与实际支出之间出现巨大落差,结果少缴各种税款达50多万元。
2、私设“小金库”,建立账外账。纳税人建置真假两本账,真账自己实用,却把假账当作真账交给税务人员检查,作为纳税依据。他们有的是盈利企业,即在假账上人为制造“亏损”,有的将大宗经营额计到真账上面,而将小宗经营额记人假账,造成经营状况不佳的假象,从而少缴税款。
3、多行开户、隐瞒收入。有的纳税人在多个银行开户,同时使用,却只向税务机关提供一个,将大量的实际收入隐瞒起来,如某企业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各有一个账户,但只向税务机关登了工商银行的账号,一年之内,在工商银行走账200万元、在建设银行走账150万元,可见其偷税比例之大。为了避免检查而露出破绽,他们在“小金库”走账时,既不留存根,也不留银行兑单,很难发现。
4、假借发票、偷漏税款。发票既是商品购买者的记账凭证,又是商品销售者的缴税依据,因而某些不法分子为了偷漏税款便在发票上动脑筋、作文章。典型行为有:
第一,“大头小尾”发票。按照正当手续,发票开出一式数联,其内容应当完全一致。一联交给顾客,一联留下作为存根备查,前者即所谓“头”,后者即所谓“尾”。
行为人只将发票联如实填写数额,却另将存根联少写,这就形成“大头小尾”,当然以“小尾”作为纳税依据,行为人就可偷漏税款。更有甚者,将发票存根销毁或隐匿,危害更为严重;
第二,人为涂改发票,从中渔利;
第三,代开发票,这种作法此刻十分严重。有些无照经营者,业务上需要使用发票,以吸收顾客,但又不能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发票,于是就打通关节,找其它单位或个人代开发票。这样既可促进自己的销售,又可使“帮忙”者得到“手续费”等实惠,最后双方得利,国家受损;
第四,使用外地发票。按照有关规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使用当地的统一发票。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逃避税收,故意使用外地发票。这样对购买方来说影响不大,一样可作记账凭证,但对销售方来说却无从查其存根,从而给偷逃税款打开方便之门。
第五,不开发票。有些购买者购物己用,有无发票无所谓,而销售者则利用此机售出物品而不开发票,隐瞒了真实的销售收入。更有甚者,推行“不要发票价格优惠”手法,引诱顾客不要发票;
第六,买卖假发票。此刻市场上充斥大量的伪造发票,以少量钱币就可以买到大量的空白发票,上有伪造的税务监制章,使用者可随意填写。发票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损公肥私的法宝。
5、销毁、隐匿账簿,瞒天过海。对于一些个体经营者或小型私营业主而言,因其经营规模不大,且又无过多的经济往来,因而有无账簿关系不大,只要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即使设置账簿的,也不正规。
为了使税务人员无法了解其经营情况,以失火、被盗、遗失、鼠咬等借口销毁或隐匿账簿。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就可任意申报其营业收入。
6、多列支出、少列收入,以假乱真。此举主要是以一些虚假手段掩盖真实的收支情况,表现形式一般是:明销暗记;将产品直接作价冲抵债款后不记销售;已经销售而不开发货票或以白条抵库不记销售,已销商品不记销售长期挂在账户。
擅自扩大材料成本减少销售收入;用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冲减销售收入;将展品或样品作价处理给职工不按销售记账,等等。
7、虚假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是依法纳税的前提,纳税人必须在法定时间内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税务机关要求的其它纳税资料。行为人通过对生产规模、收入状况等内容作虚假申报来达到偷税目的。虚假申报的种类有如下凡种:
(1)虚报生产状况如亏盈等情况;
(2)虚报生产规模;
(3)虚报应税项目;
(4)虚报真实收入;
(5)虚报职工人数,等等。
行为人有的经常采用一种,有的几种并用。如被告人王某经营标准件商店,经营范围也仅限于标准件,并以此进行了纳税申报。但王某发现经营有色金属赚钱后,未经工商、税务部门批准,又擅自经营铜丝,但仍以申报的标准件税目缴税,后被税务机关发现。
税务人员检查时发现王某标准件的收入也不对、经核查查明王某通过不开发票的手法少报营业收入2万元。在此案中正某既虚报了应税项目,又虚报了应税数额。
8、以种种借口骗取减免税来偷税。国家为了鼓励某种事业的发展或其它特定目的、常常为某种经营活动减税、免税、退税。如合资企业材料进口免征关税、对福利性企业减免产品税等等。行为人为了偷税,常常在此处钻空子,“创造”减、免、退税的条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
时下骗取退税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犯罪,骗取减税和免税仍属偷税罪的范围。常见的骗取减、免税手法有伪装合资或合作企业、伪装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伪装高新技术企业等等。
二、法律依据
《税收征管法》
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
我国对偷税漏税的打击和处罚是比较严厉的,刑法中对偷税漏税的额度、量刑判罚标准都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司法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公民在发现偷税漏税行为的,也应当积极向税务机关举报,并配合调查取证。
如果偷税漏税300万,要判多久呢,还要罚款么 (二)
优质回答如果偷税漏税300万,可以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七),本罪已被逃税罪取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偷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偷税漏税200万怎么处理? (三)
优质回答偷税漏税200万需要判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偷税漏税的行为需要按照实际的偷税漏税金额还有占应该缴纳的税额的比例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数额较大的情况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处罚。 一、偷税漏税200万怎么处理
自然人偷税漏税200万的处罚标准是三年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偷税漏税怎么举报
1、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2、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3、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可,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
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包括账册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等,原件复印件均可。
三、偷税漏税的主要类型有什么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常见的如: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涂改等;未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而擅自将正在使用中或尚未过期的账簿、记账凭证销毁处理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2、“不申报”,是指不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这也是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一种常用手法,情况要比前一类复杂一些。主要表现为已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法人实体不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或者已经办理纳税登记的法人实体有经营活动,却不向税务机关申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行为等。
偷税漏税是属于违法的行为,需要按照实际的偷税金额还有占应该缴纳的比例进行相应的处罚,偷税漏税举报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
公司偷税漏税300万左右,法院判刑怎么判 (四)
优质回答就偷税300万元而言,是无法分析可能的刑期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于是否构成偷税罪,应从二个方面来考量: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达到较大标准,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二个条件缺一不可。
所以,如果偷税金额200万元,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则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偷税数额虽达到200万元,但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不满百分之三十的,则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如果公司构成单位犯罪的,则应按上述规定对公司判处相应金额的罚金。
《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第二百一十一条【单位犯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纳税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
(二)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
(四)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五)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扣缴义务人实施前款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且占应缴税额百分之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扣缴义务人书面承诺代纳税人支付税款的,应当认定扣缴义务人“已扣、已收税款”。
实施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行为,偷税数额在五万元以下,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以前已经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东莞新东泰老板判多久 (五)
优质回答1. 东莞新东泰老板因偷税漏税和做假账,被判五年有期徒刑,并需支付罚款人民币200万元。
2. 在中国,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主要依据纳税人未缴纳的税款金额。若纳税人故意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处罚将相应加重。
3. 漏税是指纳税人无意中未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的行为。对于漏税者,税务机关将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补缴税款,逾期未缴将加收滞纳金。
4. 漏税通常是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财务制度,或因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如误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等。与偷税相比,漏税的关键在于非故意性,处理方式也不同。
5. 根据税法规定,漏税者应限期补缴税款,逾期未缴将加收滞纳金。1988年的相关规定还指出,对临时经营者漏税的,可以扣留部分货物,要求其限期缴纳。
6. 中国对偷税漏税的处罚依据是逃税金额。若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占应纳税额的一定比例,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和罚金。
7. 扣缴义务人如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也将受到相应处罚。多次实施未经处理的行为,将按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8. 若纳税人经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已受到行政处罚,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若再次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刑事处罚或两次行政处罚,则不适用此规定。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偷税漏税1200万要判多少年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