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庭审不开录像是违法
- 2、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是否不需要录像?
- 3、法庭可以拍照吗 法庭内拍照违法吗
- 4、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法律文本正文
- 5、为什么法院开庭的时候不准录音和录像?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庭审不开录像是违法 (一)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法院审案,分为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形式。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允许旁听,更不允许录音录像。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第三条 庭审录音录像应当自宣布开庭时开始,至闭庭时结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审录音录像不得人为中断:
(一)休庭;
(二)公开庭审中的不公开举证、质证活动;
(三)不宜录制的调解活动。
负责录音录像的人员应当对录音录像的起止时间、有无中断等情况进行记录并附卷。
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是否不需要录像? (二)
最佳答案《蕞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规定: 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庭审录音录像应当自宣布开庭时开始,至闭庭时结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审录音录像不得人为中断:(一)休庭;(二)公开庭审中的不公开举证、质证活动;(三)不宜录制的调解活动。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庭审录音录像,经当事人同意的,可以替代法庭笔录。
当事人、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规定复制录音或者誊录庭审录音录像,必要时人民法院应当配备相应设施。
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不得对庭审录音录像进行拍录、复制、删除和迁移。
法庭可以拍照吗 法庭内拍照违法吗 (三)
最佳答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未经允许不能拍照。第九条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三)不得发言、提问;(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第十条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摄影。第十一条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法律依据: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七条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法律文本正文 (四)
最佳答案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法律文本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录音录像的适用范围:
普通程序和部分二审案件必须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简易程序可视情况而定。巡回审判在特殊条件下可不录音录像。
设备配置要求:
法庭应配备录音设备,有条件时安装录像设备。部分法庭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录音录像设备。
录音录像的启动与记录:
录音录像由书记员在庭审开始时启动,并告知当事人。录音录像需持续至庭审结束,除休庭和特定调解环节外,全程保持录制。书记员需记录录音录像的详细情况。
录音录像的使用与查阅:
对于笔录异议,可通过播放录音录像进行核实。录音录像仅限于法定人员查阅,未经许可禁止复制、传播。
保存与责任:
庭审录音录像与案件卷宗保存期限一致,确保真实完整。破坏或篡改录音录像将承担相应责任。因设备问题导致录音录像不完整时,需记录并入卷。
作为证据与追究责任:
违规行为可依据录音录像追究法律责任,作为证据使用。对于不规范或违法现象,法院会结合录音录像进行调查。
查阅权限与保密:
院长、庭长和纪检监察部门有权在必要时查阅录音录像,但需遵守保密规定。非公开审理案件同样适用录音录像规定。
地方细化执行:高级法院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细化执行录音录像的规定。其他审判活动参照此规定执行。
为什么法院开庭的时候不准录音和录像? (五)
最佳答案在一些影视剧和法律相关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法院开庭时,会要求现场人员不能擅自进行录像和录音,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01.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开庭期间不允许私自录音录像。
根据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未经法院允许,全体人员需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指挥,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在庭审期间,进行拍照、录音和录像等活动。
因此在开庭之前,书记员在宣读法庭相关纪律时,会要求在场人员关闭手机等一切可进行录音和录像的电子工具。且庭审现场装有监控,若发现私自录像,会受到一定惩罚。
02.为保证法庭秩序,并维护其庄严形象。
想象一下在庭审现场,当法官公正严明的审理案件时,突然发出咔嚓咔嚓的拍照声。而且有人站着录像,有人坐着录像,就差没有挥舞着荧光棒了,这种场面会严重影响法庭的庄严形象,降低人们对于法律权威性的认可度。
其次对于上述混乱现象,工作人员需要不停的维护庭审现场秩序才行,这样势必会干扰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审理,将不利于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
03. 避免有心之人断章取义,故意篡改庭审事实进行散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法律案件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其它秘密事项等。
若在审理这些较敏感案件时,允许现场人员随意进行录音或录像。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个人利益或其它不正当缘由,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录音录像资料进行篡改,歪曲法庭事实,并散布在各种新媒体传播渠道上。
此种做法很容易误导公众,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给当事人带来精神上的伤害。现代社会网络暴力和网络舆论的可怕,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04. 法院需要对庭审经过全程录像,必要时还会进行庭审直播,当事人没有必要再自行录像。
为了向公众展示法律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性,最高人民法院强制性要求,除一些涉及到隐私和各类机密等,这些不适合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其它庭审都要进行全程录像录音。
而人民群众则可以在法院提供的网络渠道中,找到相关案件庭审录像进行观看。因此庭审期间,在现场进行录像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对案件进行录像或庭审直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院审理时的规范性和公平公正性。毕竟是要公之于众的内容,稍有不妥就可能引发群众猜忌,产生不良后果。
当然,若是不听劝阻,无视庭审现场工作人员的规定,执意私自录音录像,也是要承担一定后果的。
情节较轻时,法院会要求删除手机中的录音录像资料,或留下来写个保证书或悔过书方可。情节严重者,法院有权利将其带离庭审现场,甚至还会采取罚款或拘留等措施。
所以在法庭这种十分公正严肃的场合,还是要严格遵守法律相关规定,不要因私心或一时冲动做出越轨行为,以免悔不当初。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庭审不录音录像是否违法。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