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群租房认定办法—上海群租房2019新规定

### 上海市群租房认定办法——深入解读上海群租房2019新规定
在繁华的上海市,随着人口的密集增长和租赁市场的日益活跃,群租房问题逐渐成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一大挑战。为了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保障居住安全、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秩序,上海市在2019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群租房认定的新规定。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些规定,以期为市民、房东及租赁企业提供参考。一、上海群租房认定办法概述
群租房,是指将原有的房屋格局进行违法分割出租,从而牟利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及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群租房认定办法,旨在从源头上遏制群租房现象的蔓延。二、2019年新规定具体内容
根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代理经租房屋行为的通知》(沪房规范〔2019〕5号)及《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房屋即可被认定为群租房:1. 违法分割出租:将一间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分割或搭建后出租,或者以床位形式出租。这种行为改变了房屋原有的功能布局,加大了基础设施的负担,增加了安全隐患。2. 非居住空间出租: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改造成供人居住的空间。这些空间原本不具备居住条件,改造后不仅影响居住安全,还可能对房屋结构造成损害。3. 人均居住面积不达标:出租房屋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居住者的基本生活空间,防止过度拥挤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居住不适。4. 居住人数超标:每个出租房间的居住人数超过2人(不包括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人)。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单个房间过度拥挤,降低安全隐患和邻里纠纷的可能性。三、群租房的危害与整治
群租房的存在不仅违反了相关法规,还存在诸多危害。首先,群租房通过隔断等方式改变了房屋的功能布局,导致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难以承受大量居住人口的需求,增加了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风险。其次,紧急疏散通道的设计是基于建筑可容纳的最大人口数,群租房内大量流动的人群大大降低了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效率。此外,群租房的居民构成复杂、流动性大,难以达到卫生标准,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人与人之间在狭小的空间内共处,容易产生摩擦- 1、群租房整治的最新政策
- 2、上海群租房判定标准
- 3、上海群租房认定标准是什么
- 4、上海群租房处罚规定
- 5、上海群租房认定标准
上海市群租房认定办法—上海群租房2019新规定的相关问答
群租房整治的最新政策 (一)
最佳答案群租房整治的最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上海群租房认定标准:
承租方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视为群租房。出租对象:一间房出租给两个及家庭或自然人视为群租房。具体情形: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市郊城镇的住宅小区内,将单位集体宿舍设在住宅小区内、将一间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分割搭建后出租或按床位出租、将原始设计为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出租供人员居住、任一出租房间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五平方米、任一出租房间的居住人数超过2人等情形,均认定为群租。
其他地区群租房认定标准:
以北京为例,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单个房间不得超2人。出租房屋应以原规划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等方式变相分割出租。
群租房整治的原因:
群租房居住人数多,居住环境差,管理形同虚设。存在大量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等现象,伴随着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客厅、阳台等本不具备居住功能,更多的是疏散通道的空间都被改造成了居住空间,一旦出现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请注意,不同地区的群租房整治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应以当地相关政策为准。
上海群租房判定标准 (二)
最佳答案根据相关规定,上海群租房的判定标准如下:
首先,将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住房进行改建并以房间为单位或床位出租;
其次,将原设计为非居住空间如厨房、卫生间、阳台及地下储藏室等改为居住用途;
再者,每间出租房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
最后,每个出租房间内的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除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外)。
【法律依据】
《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条
出租居住房屋,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且居住使用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
前款所称居住面积,是指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的使用面积。
上海群租房认定标准是什么 (三)
最佳答案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可认定为“群租”。
1、将一间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分割、搭建后出租,或按床位出租;
2、将原始设计为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出租供人员居住;
3、出租房间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
4、每个出租房间的居住人数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
根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代理经租房屋行为的通知》(沪房规范〔2019〕5号)的精神,住房租赁企业代理经租居住房屋,应当符合《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规定。单套住房内客厅(起居室)使用面积在12平方米,且按本市代理经租企业房源信息双记载相关要求报备的,可以且仅可隔断出一间房间出租供人员居住。
群租房是什么
“群租房”是将住宅通过改变房屋结构和平面布局,把房间分割改建成若干小间分别按间出租或按床位出租。这种大量的人口密集居住在狭小空间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过几个平方米,没有基本生活措施的群租房在全国各地都屡见不鲜。
群租房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顽疾”,由群租房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和各类纠纷、矛盾屡见不鲜。尽管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地多次对群租房现象进行整治行动,但群租房依然屡禁不止。
通过实地勘查了解到,很多群租房不同程度存在更改房屋结构、改造水路和电路的现象,部分业主用非耐火材料的木板分隔房间,电线乱分布,易引起火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群租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对于群租房的租金和押金一定要谈清楚和写明白,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刚开始工作,押金好能少付一点为妙。如果房东提供的家电设备质量较好并要求支付的押金较高,要么就可以让房东把第一笔租金少收一些,比如先押2个月租金,付一个月租金。
2、一定要明确租房的时间。期限以及租金,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字眼,如果说你想租一年的,建议不要签半年合同,防止房东中途提高价格。
3、对于屋内的用具以及一些设备,在合约中要详细的说明,其中包含数量,产品名称等等,然后对这些附属设施设备的维修义务也应当明确约定。如东西坏了谁来修、费用由谁支出等要事先约定好。
上海群租房处罚规定 (四)
最佳答案上海群租房处罚规定如下:
1、不符合治安、消防等标准和要求的。将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3万元以下罚款。出租人未落实相应安全管理责任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3万元以下罚款_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万元10万元以下罚款;
2、不符合最小出租单位、居住人数限制和较低人均承租面积规定的(即群租)将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责任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1万元10万元以下罚款;
3、违反者会被限期整改并处一万元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条
(最低人均承租面积和居住人数限制)出租居住房屋,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且居住使用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前款所称居住面积,是指原始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的使用面积。
第十一条
(集中出租管理)集中出租房屋供他人居住,出租房间达到10间或者出租房屋居住使用人达到15人的,出租人应当建立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建立信息登记簿或者登记系统,并将相关登记信息报送公安部门备案。居住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居住房屋,不得出租用作单位的集体宿舍。
上海群租房认定标准 (五)
最佳答案1、对于群租房规定,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不能够超过两人,如果这几个人是抚养的义务,就不包含在内。并且规定了,人均居住的面积不能够低于5平方米。
2、对于群租房还需要符合消防的标准,在治安还有卫生方面,都要达到相关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有水、有电的供应,生活的必备必须要达到。
3、如果房东出租的房间达到了10个,出租的人有15个人,还需要建立管理的制度,并且做一下登记,到当地的公安部门备案。如果不符合相关规定,由公安部门先责令改正,并且还处以罚款。如果没有落实,罚款的金额能够达到1万元,后期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处罚金额还会增加。
群租租房合同注意事项
1、不能“签”口头协议。租房一定要签订租房合同,租房合同要细。即使你不了解房屋租赁合同常用版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但是你要明确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光缆电视收视费、卫生费和物业管理费等由谁支付、并列明租住前的各项数字,以区分责任。
2、在租赁期间内对房屋的修缮义务及费用应由谁承担。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房屋及其附属设备出现问题或故障,应由谁维修,费用应由谁承担,这是双方需要提前明确的,否则,一旦出现问题,极易产生纠纷。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上海市群租房认定办法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天枢律网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