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中的“一裁终局”制度是一项关键性的规定,它在特定劳动争议案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主要适用于两类情形:一类是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且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争议;另一类是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引发的争议。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即具备法律效力,用人单位无法再提起诉讼,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劳动争议的处理效率。

劳动仲裁一裁终局适用范围 (一)

劳动仲裁一裁终局适用范围

贡献者回答劳动仲裁一裁终局适用的金额标准是什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涉及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且请求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劳动争议,适用一裁终局制度。这意味着,此类争议的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申请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 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提交给仲裁委员会,一份由申请人留存。申请书应包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明确的申请请求以及申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2. 身份证明:申请人如果是劳动者,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如有委托代理人,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申请人如果是用人单位,应携带营业执照副本并提交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

3. 劳动关系证明:包括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证明材料及其复印件。

4.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仲裁委员会根据需要,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相关材料。

5. 送达地址确认书:填写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请注意,材料准备是为了确保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当地仲裁委员会的规定有所不同。

想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什么证据 (二)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

1. 劳动争议申诉书:这是启动劳动仲裁程序的核心文件,需要在其中详细说明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 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为了确认对方的法律主体资格,需要提供对方的工商注册信息。

3. 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作为申请人身份的证明文件。

4.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同事证言等,用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5. 证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等,用以支持申请人的诉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三)

贡献者回答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以下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及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如有委托代理人: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若代理人是执业律师,还需提供执业律师证件复印件;若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不收费代理协议书及代理人与委托人关系的法律资料。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被处罚凭证、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提交时需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原件在审核后退回。《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单位未缴社保的仲裁请求 (四)

贡献者回答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因单位未缴社保导致的损失赔偿,如医疗费、工伤待遇、养老金差额等。

仲裁请求的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些法律明确单位未缴社保属违法行为,员工有权申请仲裁。

仲裁流程如下:

准备材料:仲裁申请书,需明确诉求,如赔偿损失、补缴社保等;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工牌、考勤记录等;未缴社保证明,如社保局查询记录、社保缴费记录;损失凭证,如医疗费票据、因无医保导致的自费医疗费用单据。此外,还需准备身份证复印件、公司工商登记信息。提交申请: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材料,仲裁委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庭审与裁决:仲裁委受理后,仲裁庭45 - 60日内开庭审理,双方举证质证。需出庭陈述事实,证明单位未缴社保及自身损失。若裁决支持,单位需按结果赔偿或补缴;若不服裁决结果,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

关键注意事项:

时效:劳动仲裁申请时效为1年,自知道权益受损起算,社保补缴无时限,但超2年需社保部门稽核。诉求扩展:若因未缴社保辞职,可主张经济补偿,每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强制执行:公司拒履行裁决,可凭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具体裁决结果可能因证据充分性及地方政策有所差异,部分地区仲裁委对仅要求补缴社保的诉求可能不予受理,需先向社保局投诉。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咨询当地仲裁部门或专业律师。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