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保证合同条款有哪些? (一)

民法典保证合同条款有哪些?

优质回答民法典保证合同条款主要有规定保证合同的无效后,各方应承担的过错,还有主债务合同无效的话,保证合同也相应无效。保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各种条款,可书面独立订立也可在主合同中规定。对债务承担责任的有一般承担责任也有连带责任保证的条款。 《民法典》

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百八十一条 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六百八十三条 机关法人不得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

第六百八十四条 保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被保证的主债权的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范围和期间等条款。

第六百八十五条 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

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第六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八十九条 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第六百九十条 保证人与债权人可以协商订立最高额保证的合同,约定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保证。

最高额保证除适用本章规定外,参照适用本法第二编最高额抵押权的有关规定。

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什么是保证合同纠纷 (二)

优质回答保证合同纠纷是指在保证人(通常为第三人)与债权人之间,因签订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而产生的争议或纠纷。以下是关于保证合同纠纷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性质

定义:保证合同纠纷涉及保证人、债权人和主债务人三方关系。当主债务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按照保证合同的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由此产生的争议即为保证合同纠纷。性质:保证合同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一种,其处理依据主要是合同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二、产生原因

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这是保证合同纠纷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当主债务人未能按时、足额履行债务时,债权人通常会依据保证合同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保证合同内容不明确或存在争议:保证合同中关于保证责任、保证期限、保证方式等条款的约定不明确或存在争议,也可能导致保证合同纠纷的产生。

三、处理原则

以主合同确定案由:在处理保证合同纠纷时,如果当事人同时就主合同和保证合同提起诉讼,应以主合同确定案由,不适用“保证合同纠纷”案由。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处理:在保证合同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应首先依据保证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若合同约定不明确或存在争议,则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

四、解决途径

协商调解: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保证合同纠纷,以达成和解协议。仲裁或诉讼:若协商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纠纷。

综上所述,保证合同纠纷是涉及保证人、债权人和主债务人三方关系的合同纠纷,其处理需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进行。

保证合同包括什么 (三)

优质回答保证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主债权种类:指债权人和债务人订立的主合同是何种类型的债务,例如给付金钱债务、交付货物债务或付出劳务的债务。数额:指主合同的标的额,即具体的债务金额。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债务人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需开始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的方式:

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责任要大于一般保证。

保证担保的范围:

指保证人对哪些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可以是对主债务、主债务的利息、损害赔偿金、违约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内容的全部或部分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的期间:

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是保证合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除上述法定内容外,双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合同中约定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保证合同具有什么法律责任 (四)

优质回答保证合同具有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保证债务履行责任:

基本定义: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其债务时,保证人需要按照保证合同的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债务。这是保证合同的核心法律责任。

责任范围:保证责任的范围通常根据保证合同的约定确定,可能包括全部或部分债务。

保证责任的法定与约定:

法定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保证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保证人也可能依法承担保证责任。这主要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约定责任:保证合同双方可以就保证责任的具体内容、范围、期限等进行约定,这些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具有法律效力。

保证人书面同意的重要性:

变更主合同的影响: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通常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例外情况:但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这意味着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保证人可能不受主合同变更的影响。

保证人的抗辩权:

债务人享有的抗辩权:保证人通常可以主张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这意味着如果债务人可以对债权人的请求权提出抗辩,保证人同样可以提出相应的抗辩。

保证责任的免除与消灭:

免除条件:在保证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保证责任的免除条件。一旦这些条件成立,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消灭原因:保证责任还可能因债务清偿、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放弃权利等原因而消灭。

综上所述,保证合同具有的法律责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保证债务履行责任、保证责任的法定与约定、保证人书面同意的重要性、保证人的抗辩权以及保证责任的免除与消灭等。这些法律责任共同构成了保证合同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

保证合同的成立条件有什么 (五)

优质回答保证合同的成立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体适格:

保证人资格:保证人需具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通常为法人、其他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可能不具备作为保证人的资格。债权人资格:债权人需为具有合法债权请求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意思表示真实:

保证合同中的各方当事人(保证人、债权人及可能涉及的主债务人)应基于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根据《担保法解释》规定,若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合同,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

合同形式合法:

保证合同可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保证合同、保证人与债权人及主债务人共同订立的合同,以及保证人单独出具的保证书。这些形式均符合保证合同的成立要求。

内容合法且不违反公序良俗:

保证合同的内容应合法,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应明确约定保证的范围、方式、期间等关键条款。

综上所述,保证合同的成立需满足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形式合法以及内容合法且不违反公序良俗等条件。这些条件的满足是确保保证合同有效性和可执行性的基础。

相信关于保证合同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天枢律网 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