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作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规范,其各项条款都深刻影响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其中,劳动法第三十三条尤为关键。这一条款明确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不仅有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劳动法第三十三条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意义。
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一)

答劳动法第三十三条:【集体合同】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集体合同必须经过集体协商才能签订吗,集体合同的规定是什么? (二)
答集体合同必须经过集体协商才能签订,集体合同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签订基础:
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的签订必须建立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这一过程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平等、合作的原则。
协商内容:
集体协商的内容通常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这些内容是集体合同的核心,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合同签订:
草案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确保合同的民主性和合法性。代表签字: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双方首席代表需在合同上签字。
合同期限与变更:
期限: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变更与解除:在合同期限内,双方代表可对集体合同内容进行变更或解除。当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时,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要求,并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实施。
法律保障:
最低标准: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同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也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审查备案:集体合同签订后,需在规定时间内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备案,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集体合同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其签订必须经过集体协商,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集体合同的订立有哪些流程,集体合同的订立流程是怎样的? (三)
答集体合同的订立流程一般经过以下程序:
协商代表讨论:
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时,应当有三分之二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草案需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或者全体职工半数同意,方可通过。
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正式订立集体合同。
重点内容:集体合同的订立是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确保合同内容经过广泛讨论并获得多数职工代表或职工的同意,最终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这一过程体现了平等、公正和民主的原则,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集体合同应当如何订立 (四)
答集体合同的订立一般经过以下程序:
协商与讨论:
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需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进行讨论。
表决通过: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在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时,应有三分之二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草案需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或者全体职工半数同意,方可获得通过。
签字确认:
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签字确认。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在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天枢律网 希望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